數學大師:從奧數冠軍到菲爾茨獎獲得者(4)
來源:科學時報 文章作者:王丹紅 2010-11-23 10:59:29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貴賓
“我想,最激動的時刻是得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的那一刻,當時我非常激動。之后,我幾乎被耗盡了,我得到了想法,但不知道所需要的細節,我寫出了所有的細節,超過了200頁。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痛苦和壓力,曲折坎坷,其中一個嚴重錯誤,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去修正。”吳寶珠說。
對吳寶珠來說,朗蘭茲綱領如此迷人,從博士研究生開始,他用了近17年的時間來做這個問題。
吳寶珠說:“每個數學家都明白它的重要性,如果你知道朗蘭茲綱領,你就會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數學和幾何。安德魯·懷爾斯在費馬大定理的證明中用了朗蘭茲綱領中的思想,你可以看見它的美麗和力量,這真是激動人心的綱領。”
在證明了基本引理的酉群情形后,洛蒙不想再做了,但吳寶珠還想繼續。“酉群情形不適用于普通形式,于是,我用了很長時間來做這個問題。但到2006年時,我幾乎相信它是不可能證明了。”
事情在這時出現了轉機。2006年,吳寶珠應邀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這是他第一次到這里訪問。“大約是2006年12月的一天,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馬克·戈瑞斯基(Mark Goresky)的交談,為我的迷陣提供了失落的一角,我意識到我得出了證明,我相信我得到了一般情形下基本引理的證明。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得出完整的證明。”
那一次,吳寶珠本來打算在普林斯頓待3個月,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希望他能待得長一些:5年。但是,他還是回到了法國,“因為我屬于法國的CNRS,2007年,我再次回到普林斯頓,之后就一直呆在那里。”
2007年,他開始寫論文,6月,完成了長達200頁的第一稿。之后,他在法國舉行的研討會上報告他的證明,“有些人持懷疑態度,但絕大多數人相信我的證明。”回到普林斯頓后,他繼續在許多討論會上發表演講。
“在5個月的時間里,我不停地舉行講座,努力解釋自己的想法,糾正其中的錯誤,2008年5月,我將論文投遞給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數學出版物》,審稿時間比這長多了,只有極少數人能檢查其中的細節,但我不知道他們是誰。”
到2009年底,幾乎這個領域的每個人都相信吳寶珠真正證明了這個問題,美國《時代》周刊將朗蘭茲綱領選為2009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時代》的文章指出:
“過去幾年中,在巴黎第十一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的越南數學家吳寶珠,用獨創性的公式證明了基本引理,當這一證明的正確性在今年被檢查并確認正確時,全世界的數學家終于松了一口氣。在過去30年中,數學家在這一領域的工作都是在假定基本引理正確并且終將有一天會得到證明的基礎上進行的。高等研究院數論學家薩納克這樣形容該成果:‘就好比人們在河對岸工作,等著有人能架好這座橋梁。突然之間橋梁架好了,每個人的工作都有了意義。’”
2010年1月,吳寶珠的論文《李代數的基本引理》(The fundamental lemma for Lie algebras)被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數學出版物》接受發表。
吳寶珠說:“我知道《時代》雜志的評選結果,但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