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從奧數冠軍到菲爾茨獎獲得者(3)
來源:科學時報 文章作者:王丹紅 2010-11-23 10:59:29

在法國開始數學研究
“作朗蘭茲綱領的研究,是一個因緣際會,我也想做一些事,在那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好的選擇。”
也是在這時,一位法國教授來到越南,訪問吳寶珠父親所在的力學研究所,父親的同事向這位教授談起了他獲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的情況,于是,教授設法為他爭取到一個法國政府的獎學金。
“感謝這筆獎學金,用了這筆獎學金,我到了巴黎。”
吳寶珠的祖父曾留學法國,于是,祖父開始教他學法語。“法國的教育體系不同于其他國家,在法國,我接受建議從高中開始,在高中待了兩年,之后在法國高等師范學校上大學,當時,我的指導老師邁克·布魯意(Michel Broue)建議我跟隨巴黎第十一大學的熱拉爾·洛蒙(Grard Laumon)教授作研究,所以,我在大學階段就開始了博士研究。”
在法國高中的學習對吳寶珠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在法國,高中階段有兩年的大學預備學習,法國的高中預科非常不同于越南的‘奧數’班,法國的高中學習是為研究作準備,越南的高中學習是為考試作準備。”
法國的博士訓練體系也非常不同于美國。當吳寶珠開始博士研究時,朗蘭茲綱領是法國數學界一個有口皆碑的題目,數學家羅杰·戈德門特(Roger Godement)被稱為是法國自守形式之父,他在法國向大家廣泛介紹朗蘭茲綱領和自守形式的研究,對當時的數學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包括洛蒙教授。
“當時,幾乎所有的數學家都在作自守形式的研究,好多人來到這個領域,幾乎所有做自守形式的人都與戈德門特有關,他們很強,這個領域非常活躍……幾乎數學系所有的學生都想證明這個難題,在洛蒙教授的建議下,我從1993年開始研究朗蘭茲綱領的問題。”
1997年,25歲的吳寶珠在法國第十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我的博士論文里,我解決一個非常類似于基本引理的問題,也開始明白,解決問題的關鍵應該是針對跡公式的一個幾何模型。”
從1998年開始,他成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員,在巴黎第十三大學工作,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當時,他的目標是希望有一天能證明朗蘭茲綱領的基本引理。
吳寶珠說:“法國的系統非常不同于美國。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需要做2~3年的博士后,有相當大的壓力發表論文,然后再申請工作;當獲得一份工作后,又有發表文章的壓力。在法國,我沒有這些壓力,我不需要生產論文,我所需要做的是作好數學研究。”
博士畢業后的第一個7年里,他不是教授,只是一般研究人員。“開始時,我與洛蒙教授一塊做,當我回到朗蘭茲綱領的基本引理問題時,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我得到新的想法。”
因為能做好的數學,吳寶珠在法國感到非常愉快。“CNRS類似于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隸屬于CNRS,也就是說CNRS為其支付薪水,卻在相關大學里和教授們一起工作,而沒有教學任務。我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我博士畢業后的那段時間真是黃金時光,我成為CNRS的研究員,這是一個終身職位,沒有申請經費、發表文章、晉升職位和教學任務的壓力,我所需要做的就是選擇留在這里,用更多的時間作數學研究,而不是別的事。”
根據美國數學會MathSciNet的統計,迄今為止,吳寶珠共發表15篇論文。他說:“我沒有興趣寫糟糕的論文,我只寫幾篇好論文。我的同事告訴我,‘不要浪費時間寫糟糕的論文,一篇好論文勝過100篇垃圾論文’。這不是我的方式,這是法國的標準。”
如果沒有論文,同行怎么評價他的研究呢?“我每年都接受評估,我只需要報告我在這一年所做的事。法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每5年評估我一次,我向他們報告我已經做的事和打算做的事,如果他們感覺不錯,給我一個好評價,CNRS就繼續支持我。”吳寶珠說。
在基本引理的證明中,2003年是一個轉折點。“當時,我確切地想清楚了與幾何學相關的每一個問題,事情變得順暢、清晰,我相信我已經得到了新想法,但那只是開始。”那年夏天,他邀請洛蒙到越南河內觀光,而洛蒙卻對他的想法產生了興趣,他們共同證明了基本引理的酉群情形。2004年,兩人因此獲得美國克萊研究獎。
2005年,經過專門的教師資格考試,33歲的吳寶珠成為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教授,也是在這一年,他成為越南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