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2 22:28:36

偶有發生的自殺案、斗毆案、借貸案,讓原本寧靜的大學校園升騰起一股腥氣和戾氣。大學生正處人生成長的“拔節孕穗期”,有些人卻因人際關系、學業等引發心理問題,最終演變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如何讓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日前,記者深入省內部分高校、教育行政部門采訪,探析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及進展。
現狀 ——
心理健康問題占比呈上升趨勢
大學階段被稱為學生的“心理斷奶期”,幾乎每個學生都面臨著環境適應、情感困惑、學業就業壓力等挑戰。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負責人坦言,近年來高校師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礙等原因自殺或致傷、致死他人的案件時有發生,高校師生成為心理弱勢群體。
2018年底,省內77所高校對253192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結果顯示:一類急需咨詢干預的學生為15573名,占測評人數的6.15%。而在2017年,這個比例為5.07%。“放在全國看,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呈現的上升趨勢值得警惕,表明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形勢愈發嚴峻。”該負責人說。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對近兩年接受心理咨詢的學生進行分類發現:存在人際交往問題的占26%、抑郁狀態的占22%、自我評價過低的占15%、家庭問題的占9%、學業問題的占6.6%、對未來迷茫的占6.6%。2018年,該校學生因心理問題休學6例、退學2例、請長假3例。該校學工處處長李尊華分析發現,有明顯心理問題者存在睡眠質量差、家庭關系不好、性格特別孤僻等典型特征。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高旭認為,生活適應不良、學習困擾、人際關系不良、情感問題、心理失調等,是當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
成因 ——
“內憂外患”導致心理失衡
“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無外乎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由于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導致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外因,則包括社會環境帶來的挑戰、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以及不良家庭環境的影響,等等。”南昌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梅小峰說。
社會環境中存在不良的因素,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對大學生內心產生的沖擊,也是造成心理問題的要因。這一點,從前些年發生比較頻繁的校園貸中可以得到佐證。江西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專家曹燁感嘆,網貸的背后或多或少與學生強烈的嫉妒、嚴重的自卑心理及虛榮心有關,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學生的這種心理,進而“利誘威逼”,最終讓少數心智不成熟的學生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贛南師范大學學工處處長、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魏美春認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一定是在大學校園引起的,有些“病根”在中學甚至童年時期就已種下。“長期以來,家庭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更側重學生的智力培養和開發,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不注意學生健康性格的塑造。不少學生將好成績作為人生價值的唯一體現,甚至是獲取父母關愛的手段,進入大學一旦在學業上遇到挫折,自我價值感喪失了,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江西師范大學學工處處長、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曹澤華分析,心理問題的產生主要有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學習生活工作壓力、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家庭及外界環境不當特別是互聯網不良輿論的影響、情感困惑和危機、心理問題調適和解決不及時等方面。
難點 ——
不敢正視“心病”現象較為普遍
俗話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來說,塑造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提升學生的應對問題能力,是實現心理危機預防的最有力手段。
然而在現實中,不少學生不敢正視自己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給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很大困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學工處負責人說:“最怕的就是有病說沒病的學生,因為最終出事的就是有問題而沒有及時發現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