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22 12:43:53

一小男孩兒,剛出生時父母關系就不和,由不斷的爭吵發展到拳腳相向,終于在孩子不滿一歲時離了婚。離婚后孩子跟隨母親過。母親極其痛恨孩子的父親,于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在孩子面前灌輸母親的不幸及父親的壞處,甚至要孩子對外稱父親死了。孩子的父親有時來看看孩子,母親堅決不讓,連送給孩子的禮物都給扔到門外。孩子在殘缺家庭中逐漸長大,到了幼兒園后不合群,不愿與小朋友及老師多講話,常常一個人呆坐一邊,小大人似的,想著心事。如果偶爾哪一個小朋友惹惱了他,他就會馬上跳起來,與小朋友打架。到了小學,這一現象越來越嚴重,學習上有了困難也不愿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學習成績很差。
這是由父母離婚導致兒童心理異常的一個典型例子。
國外的一些調查表明,受父母離異影響最大的是2——5歲的學齡前兒童。表現為強烈的情緒反應,主要有恐懼、自責、退縮等;學齡兒童常見的心理反應是抑郁、焦慮、恐懼,在同伴面前自卑。這種精神方面的挫傷,還影響孩子的學業,如成績差、說謊、逃學、攻擊人等。等到青少年時期則主要表現與父母疏遠,過早結交異性朋友、離家出走、酗酒,以致走上犯罪違法的道路。離婚對許多兒童的傷害一直會持續幾十年的時間。
美國研究者從1971年開始跟蹤研究舊金山灣地區的100名兒童。從他們的父母離婚時開始一直到他們成年。在25年的跟蹤研究中,研究者還訪問了44名來自完整家庭的兒童。他們與那些離婚家庭的孩子一起長大,并上同樣的學校。通過比較這兩組兒童的生活經歷。研究者發現,父母離婚對兒童的情感生活有深遠和持續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在他們成年后,自己的成人關系中會明顯地表現出來。離婚家庭的孩子所經歷的生活充滿了陷阱。他們害怕失去,對災難感到恐懼,在青年時期更多的使用毒品和酒精。研究表明,他們與那些來自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擁有婚姻的人更少,有孩子的人也更少,而離婚率更高。
雖然大部分離婚家庭的孩子,最終克服了困難過上正常的生活。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犯更多的錯誤。父母離婚時,孩子越小,經歷的傷害就越多。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父母為了孩子必須維持糟糕透頂的婚姻。
國內的研究資料也顯示,離婚家庭中的兒童比和睦家庭的兒童存在更多的心理衛生問題。男孩子主要表現在行為方面異常,如對人冷漠、無動于衷、不愿與人交談,易煩躁、發怒等;女孩兒則以情感障礙為主,表現為愛哭、過分膽小或焦慮、悶悶不樂,覺得低人一等。
因此,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和教育,建議各位爸爸媽媽們謹慎處理婚姻矛盾,對待離婚應采取克制、理智、心平氣和的態度,不要輕易鬧離婚。如果不得已非要離婚的話,也應了解孩子可能受到的心理沖擊,采取預防措施,使孩子的思想情緒上逐漸接受父母離異的現實,讓他們平安的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但不能因此而反對一切離婚。因為離婚本身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社會現象。如果硬要那些感情確已破裂的夫妻勉強湊合在一起,那么孩子就會整天生活在父母的戰爭中,這對于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