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件小事,堅持十年,孩子不優秀都難!(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1 19:42:58

由于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如今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再加上樓房上的現在,孩子就會缺少玩伴,感到分外孤獨。因此,爸爸媽媽們多和孩子溝通是很重要的。
多和孩子溝通可以增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和孩子成為朋友,減輕孩子的孤獨感。
爸爸媽媽們多和孩子說說話,能夠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孩子的大腦發育,這樣就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說“不知道,等你長達以后你就知道了”,要在回答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給予孩子更多的思考,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共同參加體育活動
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體育活動,不僅能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運動認知和運動習慣,而且還能增強孩子與家人的親情互動與情感升華。
孩子成長需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做基礎。如果父母能夠引導孩子從小喜歡上體育運動,不僅有機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
更重要的是為孩子的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孩子勇敢、頑強的精神。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他們今后的人生打下基礎。正如現在大力推廣的校園足球活動,意義并不在于培養出多少的足球明星。
而是通過足球運動的方式,激發孩子的運動興趣,培養孩子吃苦、勇敢、團結合作、尊重規則的意識。
與此同時,與孩子共同參與也能讓家長更好地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有些家庭甚至是在孩子的帶動下全家都養成了鍛煉的好習慣。
家長對運動的理解和參與,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家長只有認識到運動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積極支持、參與孩子的體育活動,才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一起參加公益活動
現在的獨生子女,有享受不完的愛,而奉獻卻很少,甚至沒有。
如果享受父母創造的幸福是他快樂的唯一源泉,那就非常不好,他將是一個只知索取,不知奉獻,那將足十分危險的。
所以,我們要十分注意向孩子進行奉獻教育。父母可以通過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奉獻精神。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帶孩子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不但可以更好地增長孩子的社會經驗,還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溝通。
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奉獻精神以及對公益事業的責任感,甚至對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有積極的作用。
孩子的愛心奉獻和向善心理,光靠書本教化足遠遠不夠的,許多發達國家都在學校建立了學生義工制度,規定學生每學期為社會服務。
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要達到多少小時,并作為學期考核的重要方面,如果達不到一定的時限,就拿不到學分。
和孩子一起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做做義工,這是一種實踐教育過程,是培育學生心智、體能的重要手段,為孩子以后走向社會,立足于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