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的教皇加爾文(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6:42:59

大街小巷聽到的是一片議論之聲。人們普遍認為《基督教原理》在傳播教義方面甚至要比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還透徹。尤其是其中關于人的等級之分,人們潔身自律的要求太對教徒們的胃口了。同一年里(1536),加爾文的足跡延伸到了當時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日內瓦。當時的日內瓦宗教改革運動已進行得如火如荼:廢除彌撒、拜圣像、售贖罪券;改進禮拜儀式,改進教會組織,然而當地天主教的勢力依然強大,封建貴族們當時不甘心放棄手中的神權,他們不顧歷史的潮流,妄想蝗臂擋車,所以在當時,新舊兩教進行答辯是件司空見慣的事。新教的另一個教派再洗禮派力量比較強大,主張也要比加爾文教激進得多。
他們不斷組織平民起事,破壞天主教堂,拆毀修道院,這一切過激的行動嚇壞了當局,為了不鬧出大亂子,當局先是禁止辯論會的召開,接著開始迫害再洗禮派,平民運動遭到了嚴酷的鎮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加爾文教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加爾文不得不再一次惶惶而逃。時光斗轉星移,政局變幻無常。宗教改革的主張畢竟屬于進步的呼聲,歷史的大潮洶涌而來,無人可擋。
宗教改革派在日內瓦終于掌握大權,立穩了腳跟,這時他們開始想念加爾文,因為這些新教徒們迫切需要加爾文的宗教理論,需要一個加爾文式能領導群眾的人物。日內瓦市政當局于1541年向流落在外的加爾文發出了正式邀請。多年飄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使加爾文放棄自己的理論主張,他要進行更大規模宗教改革的信心日益堅定。一接到日內瓦當局的邀請函,加爾文便踏上了重回日內瓦的歸程。
一路上,他在心中盤算了不下千次的是怎樣進一步把宗教改革推向深入?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一個宏偉的改革計劃在他的心中逐漸完善、清晰起來了。一回到日內瓦,加爾文便開始了自己的改革。首先,把教會從羅馬教皇的麾下解脫出來,不再受制于羅馬教皇,也不再受制于諸侯。教職是選舉產生的。信奉加爾文教的組織,完全實行政教合一的體制,成為同盟軍,由高級宗教會議統一領導。以此為基礎,日內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成了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國家法律和宗教紀律,成為約束人們行為的兩條準繩。
時至今日,加爾文已成了日內瓦城高高在上的主宰。不論是城內的教會,還是行政當局都要拜伏在他的法杖之下。日內瓦已成為新教的羅馬,加爾文自然順理成章地成了“日內瓦的教皇”。一朝權在手,眼中的世界都改變了顏色。加爾文開始變了。他變得自私、殘暴、唯我獨尊。新教中的其他派別統統被他指斥為“異端”,其境況不比天主教好多少。想當年略占上風的再洗禮派此時成了加爾文的眼中釘,不知出于一種什么樣的陰暗心理,他下令將這一派的信徒全部驅逐出境,否則格殺勿論。
加爾文自負、狹隘的本性,在另外一件當時影響很大的事情當中也可略窺見一斑。1553年西班牙極負盛名的科學家凱爾·塞爾維特(人體血液循環的發現者之一)來到日內瓦。塞爾維特作夢也沒想到日內瓦會成為自己生命的終點。也許他已忘記了自己當年曾批評過加爾文的教義,但是加爾文沒有忘記。加爾文借口塞爾維特是再洗禮派的支持者,將他處以極刑,盡管當時輿論嘩然,但加爾文毫不手軟,干凈利索地處理了塞爾維特,出了胸中一口惡氣。加爾文教的走紅在于它符合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發展,更在于加爾文對新教的信心和貢獻。加爾文的名字和“加爾文教”永遠地聯系在一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