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的教皇加爾文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6:42:59

1509年的一天,法國北部的一個家庭中一個男嬰出生了。盼子心切的父親樂得合不攏嘴。這位初為人父的主教秘書凝視著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小生命,心里甜滋滋的,“這小子!將來一定不會是孬種,聽聽,這哭聲有多么宏亮!我要把他培養成一個聞名遐邇的法律家,讓他進全國一流的大學!”這位善于遐想的父親雖然在為兒子設計輝煌燦爛的前程,但他說什么也不會想到他的兒子在日后會成為萬人景仰的新教教皇,他的名字和一個新教派“加爾文教”永遠聯在一起。
小加爾文在父親充滿希冀的目光中漸漸長成了一個倜儻超群的青年。他順從地依照父親的意圖進了當時著名的布爾日大學專攻法律。在大學里,加爾文抓緊一切時間來充實自己。學法律的他又迷上了哲學。路德教的新思想如同磁鐵一樣強烈地吸引著他。
大學畢業以后,教學工作之余,他便設法和新教團體保持密切聯系。那時候的法國,時局動蕩不安,因為德法戰爭困攏著包括國王在內的每一個人。國王殫精竭慮焦頭爛額挖空心思想尋到一個克敵制勝的妙計,突然他眼睛一亮,想到了在法國傳播日廣的路德教。“只要那些信仰新教的諸侯能夠全力支持我,何愁戰爭不勝呢?”然而事實很令他失望,他眼里“那些狗娘養的”諸侯們都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面孔坐山觀虎。“我讓你們看我的笑話,我要給你們一點兒好看!”惱羞成怒的國王嚴令法國境內禁止傳播新教,對新教教徒一律格殺勿論。
篤信新教的加爾文不得不在1534年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先是德國,后是瑞士,他成了無根的浮萍。此時的瑞士,雖然在名義上隸屬神圣羅馬帝國,但其實是許多獨立的州際聯盟。發達的工商業,充分的自治權,民主的市議會,這一切都使得宗教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蘇黎世一個叫茨溫利的神父開始領導東北各地進行宗教改革。他所倡導的新主張諸如:否認羅馬教庭權威,反對贖罪券,解散修道院,教士可以結婚,民主選舉牧師等等一系列驚世駭俗之舉。這些完全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呼聲。
所以當時的市議會對此鼎力支持。篤信天主教的封建貴族們害怕了,他們想方設法阻止新教的傳播。茨溫利為了加快推行新教的步伐,動用了武力,結果引起了一場意外的內戰,他自己也在一次戰斗中不幸陣亡。新教失去了自己的領袖,正處于群龍無首的局面當中。正在這一緊要關頭,加爾文流亡到了瑞士的巴塞爾。他的到來無疑給新教的勝利帶來了希望之先。也許當時的新教徒們并沒有馬上意識到加爾文將是新教派戰勝天主教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籌碼,但兩年以后加爾文有關宗教改革的經典工作《基督教原理》一發表,新教徒們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