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有什么用
來源:中國數學教育網 2008-02-18 11:14:27

“1+1=2”不是嘩眾取寵
提起數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哥德巴赫猜想,被概述為2等于“1+1”的問題。有讀者毫不客氣地拋來問題:研究它到底有什么意義,是不是數學家想證明自己很聰明?
這個被稱為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的猜想,一直讓數學家們頭疼不已。不過,在他們看來,證明猜想并不是為了好玩。浙大數學中心主任劉克峰舉了個鮮活的例子:“嫦娥探月工程不是正被人們津津樂道嗎?這就是數學的作用。”
劉克峰說,數學中還沒出現微積分時,人們也會說,研究這些有什么用?但沒有微積分在力學中的應用,人們就無法計算出怎樣的加速度能讓衛星上天。“今天我們做哥德巴赫猜想,對生產生活并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對人類來說,數學和科學中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找到并利用它們,和微積分指引衛星上天是同樣的道理。”
“我始終有個觀點,越美好的東西,用處就越大。”就像陳省身說“數學好玩”一樣,劉克峰說:“數學就是美好的。”
呼吁傳統歷史題材
一位高中數學老師通過本報,詢問數學家如何看待新課改。這一次大會專門設立中學教育論壇,研討基礎教育中的數學如何進行。
很多數學教育家都表示,關于新課程標準一直存在爭議。不少中小學數學老師經常對著對新課本皺眉頭。張英伯教授認為,中國國情與西方國家不同,西方的課標可以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最低標準,學校課程可以超越標準,還存在很多批學習內容很深的“精英”中學。國內課標基本是唯一的,因為有高考的存在。她強調課程標準要保持系統性和邏輯性,否則無法培養精英人才。
記者注意到多位數學家都提出:中國傳統數學歷史題材要更多出現在課堂上。中科院教授李文林說,中國古代數學家的優良算法,比如求圓周率的“割圓術”、祖沖之父子推倒球體積公式等都出現在高中教材里,但還不夠,“數學教學中怎么恰當利用歷史題材,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