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知識點歸類(2)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2-12-22 09:58:46

三、句佳句積累
1.比喻句
這個問題像一團烈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
把“問題”比作“烈火”,寫出了周恩來對這個問題的執著和熱衷。
比喻句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
(1) 判斷是否是比喻句,這個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仿寫比喻句。
2.反問句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醉臥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一句通過反問的手法,寫出了戰爭的殘酷。
3.感嘆句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句話用感嘆的形式寫出了周恩來宏大的志向,體現了他強烈的愛國精神。
四、考點
《古詩三首》背誦《出塞》 、《涼州詞》 、《夏日絕句》三首古詩,并理解詩句大意。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會以填空形式考查課文原文,會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周恩來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原因以及這句話的含義。
《梅蘭芳蓄須》會以填空形式考查課文原文。
《延安,我把你追尋》會以填空形式考查課文原文。
五、“1+X”閱讀
推薦篇目:《海軍將領鄧世昌》
鄧世昌是清末的一位海軍將領,他為保衛祖國的海防獻出了生命。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略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向中國海軍發動突然襲擊。8月1日甲午海戰爆發了。
9月17日中午,我方艦隊在黃海海面與日軍艦隊相遇,展開了一場激戰。戰斗打響后,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冒著密集的炮火,縱橫海面,頻頻開炮,屢中敵艦。以先鋒艦“吉野”為首的四艘日本軍艦,進逼北洋艦隊的旗艦——“定遠”號。為了保護旗艦,鄧世昌指揮“致遠”開足馬力,搶到“定遠”前面,迎戰來敵。“致遠”在四艘敵艦的包圍之中,頑強作戰,不斷炮擊敵艦。不久,“致遠”艦上的炮彈打光了,鄧世昌命令用步槍射擊。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激戰,“致遠”艦彈孔累累,水線以下也多處受傷,船身傾斜,眼看就要沉沒。鄧世昌怒視著在海面橫沖直撞的“吉野”號,對大副說:“日本艦隊全仗‘吉野’橫行,如果撞沉它,我軍一定能取得勝利。”他登上艦橋,慷慨激昂地向全艦宣布:“我們為國作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現在我艦船傷彈盡,無力再戰,我決定撞沉‘吉野’,與它同歸于盡。”全艦官兵齊聲高呼,表示擁護。
鄧世昌登上駕駛臺,兩手緊握舵輪,開足馬力,向“吉野”猛沖過去。敵人發現“致遠”向“吉野”沖來,立即集中火力,轟擊“致遠”。“致遠”的甲板起火了,但是它在繼續前進,像一條火龍乘風破浪,沖向“吉野”。敵艦上的士兵見了,驚恐萬狀,紛紛跳水逃命,“吉野”的艦長也嚇得手足無措。可是,一顆日本魚雷擊中了“致遠”,頓時全艦爆炸起火,不久它就沉沒了。
落水以后的鄧世昌,仍然高呼殺敵不止。隨從把救生圈拋給他,他拒絕了。他飼養的“太陽犬”游到他身邊,銜住他的衣袖,想救起自己的主人。鄧世昌親手淹死愛犬,自己也沉沒在洶涌的波濤之中。全艦200多名將士,除27人遇救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
鄧世昌的英雄行為大大激發了海軍將士的愛國熱情,他為國捐軀的英雄形象,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推薦理由:甲午海戰中,鄧世昌那大義凜然的行為,那擲地有聲的語言,那慷慨激昂的神情,無不深深地震撼了我們的心。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甲午海戰時,鄧世昌帶領“致遠”艦英勇殺敵、誓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場面。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我們的心隨激戰的變化與發展而被牽動著,無限的敬意涌動心間。
閱讀方法:一邊讀一邊找出令你感動的情節,然后想一想從這些情節中你感受到人物怎樣的品質。
點擊查看更多:四年級輔導資料
好書推薦:小學數學計算練習技巧(附練習冊)
奧數網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