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30 11:47:52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五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預設: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中秋憶桂花,思故鄉。
第二部分(3~6自然段):寫童年搖桂花,樂無窮。
第三部分(7、8自然段):寫“我”到杭州后賞桂花,思故鄉。
3.匯報交流初讀課文的情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討論。
4.鼓勵簡單的問題自己解決,比較難的問題同伴互相解疑。教師梳理課文的重、難點問題,準備在精讀環節解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是初讀環節中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以學定教,培養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質疑問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會寫字,動漫演示,引導學生觀察。
2.教師強調易錯點。圖片 巡視指導時要關注學生的書寫速度。
籮:最下面是“夕”,不是“歹”。
糕:左右結構,是米字旁,不是木字旁。
浸:右下是“又”,不是“友”。
3.教師范寫“婆、浸”,學生重點練寫這兩個字。
4.學生自由練寫其他生字,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寫好生字,是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任務,因此,寫字后的評價尤為重要,學生要在評價中汲取寫字經驗,將字寫得更加美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教學
1.聽寫會寫字:懂 蘭 籮 婆 糕 餅 浸 纏 茶 撿
2.回憶課文內容:課文圍繞桂花講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么?
3.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桂花雨》。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課文重點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精讀品析,感悟思鄉情懷
1.看課文插圖,在課文中找到描寫插圖內容的段落,畫出有關的語句,大聲朗讀,批注自己的感受。
2.體會“搖花樂”。圖片 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琦君,體會搖花的快樂。
(1)自由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想想從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歡搖桂花,以及從中獲得了無窮的快樂。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搖花樂”的句子。對于那些感受較深的詞語,也可以圈圈點點。
(2)結合學生談話,教師相機引領學生精讀品析重點語句。
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出示品讀提示,合作探究:
①讀句子,并說一說自己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出示課件——童謠《搖花樂》)
②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作者只是搖落了桂花嗎?她還搖出了什么?
③如果你的童年有這樣快樂的事,你長大后想起來的時候,會是怎樣一種心情呢?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④你現在知道題目為什么叫“桂花雨”了嗎?題目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4)學生匯報。
(5)指導朗讀,讀出快樂、興奮的感覺。
3.感受桂花香。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思考:
①“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②哪些詞語寫出了桂花的香?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①從桂花很香和桂花的用途兩方面來感悟。抓住“浸”“全年”“整個村子”來品讀。
②品讀“浸”字的好處: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彌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里似的。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感悟。
4.體悟思鄉情。
(1)過渡:其實,不光是作者,就連作者的母親也很留戀家鄉的桂花。她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2)合作探究。
①同樣是桂花,為什么母親說外地的桂花沒有家鄉的桂花香呢?(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吃著用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體驗著桂花帶給“我們”的快樂。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樹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此時,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桂花。在母親心中,家鄉的桂花是最香的。這表達了母親對家鄉的無限眷戀之情。)
②作為老人,母親除了思念家鄉的桂花香,還在思念什么?(思念鄉親和家鄉的山、水……)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