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侯益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04 21:11:4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侯益傳
侯益①,汾州平遙人。唐光化中,李克用據太原,益以拳勇隸麾下。后唐明宗立,益面縛請罪,明宗日:“爾盡忠節,又何罪也?”晉初,范延光反大名,張從賓據河陽為聲援。晉祖召益謂日:“宗社危若綴旒②,卿能為朕死耶?”益日:“愿假銳卒五千人,破賊必矣。”益率禁兵數千人,次虎牢。從賓軍萬余人,夾汜水而陣。益親鼓,士乘之,大敗其眾,擊殺殆盡,汜水為之不流。晉祖大喜,拜河陽三城節度。契丹入汴,益率僚屬歸京師,詣契丹主,自陳不預北伐之謀。契丹授以鳳翔節度。漢祖即位,加兼侍中。益自以嘗受契丹命,聞漢兵入洛,憂之,浚城隍為備。孟昶遣益所親王處回赍書招益,復遣綿州刺史吳崇惲厚遺之。益遂與其子歸蜀。漢祖知其事,遣王景崇率禁軍數千,倍道趨岐下,召益入朝。時漢祖已不豫,召至臥內,謂之日:“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茍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益懼,即謀入朝。會聞漢祖崩,景崇欲誅益。從事程渥,景崇里人也。益因遣之說景崇日:“君致位通顯,亦可少知止足,何必懷禍人之心,為已甚之事乎?況侯君親戚爪牙甚眾,事若妄發,禍亦旋踵至矣。”景崇怒日:“子去,勿為游說,吾將族爾。”益知不用渥言,即率數十騎奔入朝。隱帝遣侍臣問益結連蜀軍之由,益對日:“臣欲誘之出關,掩殺之耳。”益厚賂史弘肇輩,言景崇之橫恣。諸權貴深庇護之,乃授以開封尹兼中書令。景崇聞之,遂據城叛。顯德元年冬,告老,以本官致仕歸洛。太祖即位,以耆舊厚待之。乾德初,郊祀,禮與丞相等。三年,卒,年八十,贈中書令。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十三》,有刪改)
【注】①侯益一生經歷了整個五代十國時代。②綴旒:比喻君主被臣下挾持,大權旁落。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茍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B.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茍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C.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茍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D.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茍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節度,即節度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可全權調度一地的軍、民、財三政。
B.崩,古時用來比喻帝王或王后的死。諸侯或有封爵者死稱薨,大夫死稱不祿,士死稱卒。
C.致仕,指古代官員將官職交還君主,退休回家。類似的表達還有致事、致政、休致等。
D.郊祀,古時君王會帶領諸大臣,依據禮法于國都郊外祭祀天地,為百姓和國家祈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侯益勇猛善戰。晉初范延光、張從賓反叛,形勢危急,他率數千士兵在汜水打敗了張從賓一萬多人的軍隊。
B.侯益善于掩飾。隱帝派遣侍臣問他暗中聯結蜀軍之事,他以引誘蜀軍出關以消滅之作為借口,為自己開脫。
C.侯益富有心機。王景崇要殺他,他派景崇的同鄉去游說;游說不成就賄賂權貴,設法逼反景崇,解除了危機。
D.侯益善變保身。他投奔李克用后又歸降唐明宗;在漢擔任侍中,孟昶先派人送禮后又派人招降,他又歸附蜀。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益親鼓,士乘之,大敗其眾,擊殺殆盡,汜水為之不流。
(2)況侯君親戚爪牙甚眾,事若妄發,禍亦旋踵至矣。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