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10-02 13:31:36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版數學 三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4)》數學教案
第四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一、教學內容
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加減法的驗算。
3.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讓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優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估算意識和能力。
三、編排特點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計算
一是通過具體的生活問題或生活情境引出計算問題的方式,將筆算加、減法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背景中。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國動物種類的問題,減法中安排了近幾年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情況的問題等。
二是在學生掌握計算方法以后,出現現實的問題情境,應用計算知識解決。例如,購物問題,走哪條路最近的問題等。這樣編排不僅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經歷了應用筆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理解計算的意義,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形成運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2.讓加強計算法則的歸納與概括
學生已經學習了百以內加、減法,初步理解了筆算加、減法的基本方法。如,數位要對齊,計算的順序,滿十(不夠)要向前進(借)一等。因此,滲透了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大量計算具體的三位數加、減法題目的實際操作經驗的基礎上,理解算理,通過討論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筆算加、減法計算法則,完善認知結構。
由于學生的認識水平所限,為機械記憶,教材沒有出現計算法則的結語,而是通過學生討論提供探索法則的線索,為學生經歷法則的形成過程提供空間。
3.將“驗算”分散編排
改變原實驗教材集中教學加減法“驗算”的編排方式,將加減法的驗算安排在教學完某一計算后緊接著教學,即分散出現。這樣安排的好處是,可以利用驗算的教學及時鞏固學生剛剛學習的筆算,也有利于學生體會驗算的作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