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3 21:19:49

1、體格發育。
相對于母親所使用語言交流來講,父親多通過肢體語言與孩子交流。他們鼓勵孩子走、跑、跳,支持他翻、轉、踢......在孩子肌肉、骨骼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活動能促進身體和心理的發育,更能使其體驗充滿興奮、新奇、快樂的歷程。
2、智力發展。
孩子與父親在一起時的操作、探索活動,能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繼而激發孩子的動腦和創造意識,而這些又能促進其智力發育。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曾對17000名在1958年同一星期出生的嬰兒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日后比同齡孩子聰明,并容易躋身高于父親的社會階層,這一優勢在子女42歲前一直存在。
3、個性發展。
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孩子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從母親那里獲得溫柔、體貼、細致的關懷,而在父親那里可以感受堅強、獨立、果斷等特點,這會讓他的個性發展更為完善。
此外,相對于老人和年輕媽媽,爸爸往往更為理智,因此,在某些情境中也更能堅持“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從而為孩子的成長立下必要下的規矩。
4、情商發展。
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特點,比如3歲前.可以無優無慮地躺在母親的懷抱里撒嬌,享受母親帶來的溫暖、寬容、柔軟、感性;3歲后,則需逐步建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需要父親給予的力量、規則、意志力、理性等。
5、性別意識。
幼兒期是孩子性別角色形成的關鍵期,父親積極地與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對男性和女性的認識有適當而靈活的理解。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在4歲前失去父親,會使他們在性別角色中傾向于女性化——喜歡非身體性的、非競賽性的活動,如看書、聽故事、猜謎語等;如果女孩在5歲前失去父親,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時往往會表現得焦慮不安或者無所適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