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什么時候說比怎么說更重要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3 21:10:35

家長對孩子說話,不但有個正確性問題,還有個時機問題。即使是正確的話,說得不是時候,也不起作用,甚至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應該在什么時候跟孩子說話呢?(這里所說的“話”,指的是教誨性的語言)顯然是在孩子聽得進去的時候,因為“不想聽的耳朵比聾子耳朵還聾”。可是我們的家長常常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教誨孩子,不是在孩子想聽的時候,而是在自己想說的時候:家長以自我為中心。
有一個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電話中與同學嘻嘻哈哈議論其他同學,顯得很開心,她媽媽在一旁聽著生氣。女兒剛打完電話,媽媽就教訓她說:“你這樣背后議論別人
不好。”孩子也很生氣,說:“您貧不貧,累不累,煩不煩呀?”這位母親又憤怒,又委屈,又無奈。心里想,這孩子怎么變得這樣了?原來我說話她能夠聽進去呀!糟了!我孩子要學壞了!
她就沒想自己說話的時機選得多糟:正是孩子最不愛聽的時候,即使孩子心里明白你說的對,此時也很難接受的。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家長這樣訓練出來的。這位媽媽可能會說:以前我也是這樣說她呀,怎么那時她接受。其實那只是勉強接受,年齡小,不敢反抗,只好忍著,現在翅膀硬了,自然要反抗。孩子不是“變壞了”,只不過是把原來心里的話說出來了,把隱藏的矛盾挑明了而已。
孩子嚴重的逆反心理,常常是對家長不知不覺所犯的錯誤的總結性的懲罰。
家長為什么如此缺乏“眼力見”,專揀孩子不愛聽的時候嘮叨呢?是不是因為急躁?
有這個原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是家長自我控制能力差。我有個學生,經常嘮叨孩子,弄得孩子煩死了,效果越來越差。我勸她別再嘮叨了,她說:“我知道不對,可是不說我難受呀!”一語道破天機:原來她的嘮叨不是教育孩子的需要,而是她自己緩解心理壓力的要,是一種發泄。
可見,要選好教育孩子的時機,前提是家長要有堅強的意志。情商比智商重要,孩子如此,家長也如此。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