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氣的孩子易沖動怎么辦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1 21:17:06

浩浩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家里人對他吃、穿、玩方面全部百依百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學會了發脾氣。脾氣一上來,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想干什么或想要什么,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大哭大鬧,躺在地上打滾。在學校里,他也是我行我素,稍有一些不如意,就開始發怒,其他同學經常被他欺負。
在學校里,浩浩喜歡大聲發表自己的見解,性情暴躁、愛動手、喜歡獨處、不“合群”。每天總有同學告他的狀,他也幾乎天天被老師批評。時間久了,身邊的同學習慣把一些責任推到浩浩身上,甚至小題大做。別人的告狀讓浩浩更加易怒和基躁,為了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他經常和同學們打架,最終被學校開除了。
暴力傾向
智擇優教育心理專家孟老師說: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發脾氣是心理需求的特殊表現。小孩子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他們對這些事物的認識,不可能像成人那樣懂得去理性地思考和分析,他們通常都是憑著自己的情緒和第一興趣來決定,因此,當遇到挫折或不舒服的時候,孩子就很自然地通過發脾氣來表達。
學會如何處理憤怒。
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的壓力和生活上的不如意,常常遷怒于“犯錯”的孩子,習慣以責罵體罰來懲罰孩子。其實,孩子是否聽話,也取決于家長的教育方法,過多采取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的缺點,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父母還是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引導孩子正確處理間題,不要動不動就遷怒于孩子。
小通和鄰居明明一起在客廳里玩搭積木游戲。忽然,媽媽在廚房里聽到東西被推倒的聲音,隨后就是爭吵和相互指責的喊叫聲。片刻之后,小通跑進廚房找到媽媽。他的小臉上滿是怒氣,一見到媽媽就大聲說道:“媽媽,明明把我好不容易才搭好的房子給碰倒了!”媽媽并沒有訓斥他,只是蹲下身,面對小通,語氣平和而又充滿憐愛地說:“這樣啊。小通,搭一個那樣好看的房子,肯定非常不容易吧。所以你現在一定特別生氣,對嗎?”“對!我很生氣!”“可是明明也不是故意的,對不對?再說倒了你們還可以一起搭起來的。”
小通聽完媽媽的話,怒氣消了一大半,繼續和明明玩起來了。
這是小通媽媽在屢次為孩子脾氣暴躁而無計可施后,第一次采用的教育方法。
小通媽媽認為,當小孩子之間產生矛盾時,首先不要卷人孩子們的爭吵中。比如,不要問:“事情是誰先引起來的?”這樣就避免了孩子傾訴“冤情”進而產生要去“報仇”的沖動。此外,父母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既不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也不要做評判,只是充滿關愛、耐心地引導孩子的情緒。這對改變孩子憤怒的情緒和心態是非常有效的。
【父母應該做的事】
1、孩子是你的鏡子,你是孩子這塊鏡子的參照物。當孩子生氣時,你應當讓孩子從你身上學到處理憤怒的正確方式。
2、父母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憤怒,改正自身的缺點,與孩子共同體驗生活,給孩子樹立真正有益、值得模仿的榜樣。
3、面對憤怒的孩子,我們要盡可能保持心平氣和,給他機會發泄出內心的怒氣,他就會重新感受到別人的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