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1 16:02:25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新課標版四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第三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帶網
一、我的發現
1.這次“我的發現”安排了4個比喻句,我們要理解句子意思,體會加點的部分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我們先讀一讀句子,感受一下帶點部分表達的不同情感。
明確:第一組中加點的“小泥鰍”和“小鴨子”都是可愛的小動物,用它們來比喻雨來,體現了作者對雨來這個人物的喜愛之情。第二組用“鷹”和“惡 狼”這兩種兇狠的動物來形容敵人,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痛恨和厭惡之情。
二、日積月累
知己知彼:語出《孫子兵法·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一般都說“知己知彼”,指對自己的情況和對方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
百戰百勝:每次打仗都能取得勝利,也泛指無論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運籌(chóu)帷(wéi)幄(wò):語出《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稱在后方決定作戰策略,泛指籌劃決策。
決勝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夠決定戰役的最后勝負,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語出《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趁對方沒有料到(就采取行動)。
攻其不備:趁對方沒有防備的時候進攻。
圍魏救趙: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齊國派田忌用軍師孫臏的計策,乘魏國內部空虛而引兵攻魏,魏國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 ,在桂陵(今山東菏澤)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后來用“圍魏救趙”來指襲擊敵人后方,迫使進攻之敵撤回的戰術。
聲東擊西:語出唐代杜佑《通典·兵典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指為了迷惑敵人,表面上宣揚要攻打這一邊,其實是攻打另一邊。聲:聲張,宣布出來。
四面楚歌: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嗎?為什么楚人這么多呢?”(見于《史記·項羽本紀》)形容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