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方法養成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07 18:39:20

小學數學有效學習策略的八個方面(即:積極自學的策略、認真聽課的策略、獨立思考的策略、質疑問難的策略、動手操作的策略、專心作業的策略、檢查驗算的策略、課外閱讀的策略)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學**方法的培養,必須采取具體措施,落實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一、嚴格訓練,養成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習慣。只有熟練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的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學生掌握學**方法僅僅是第一步,必須通過反復實踐,嚴格訓練,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慣。這是從掌握方法到養成習慣的一次重大飛躍,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例如:掌握驗算方法并不難,但要養成驗算習慣卻非易事,必須持之以恒,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是一蹴而就,必須從低年級開始,逐步發展。既保證培養的連續性,又能夠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提高要求。如:在低年級,老師對孩子放任自流,不加以正確引導,沒有嚴格要求,想在高年級施加壓力,扭轉乾坤,效果往往會不盡人意。
三、更新教法,重視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匯貫通的。教學方法對學習方法有制約和影響。良好的教學方法將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形成。反之重視學法的培養,也會促進教法的更新。
如果依舊閉門造車,上課滿堂灌,下課題海戰術,死記硬背,這樣是很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只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好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例如:現在提倡的情景教學法,就是很好的把學習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讓學生印象深刻,從而在生活中也會不自覺的運用起數學,效果顯著。
四、榜樣示范,潛移默化
模仿是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小學生的各種習慣,起始于模仿。因此,教師的示范作用對學生掌握科學的學**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學****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南京小學數學家教老師在講課時,要正確運用數學語言,條理清晰。在解題或演算的過程中,要自覺認真審題,按步分析,最后認真檢查驗算。批改作業或板書時,要堅持書寫工整美觀,格式布局合理。·····。這一切都會給學生良好的影響,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當然小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有一個從少到多,有簡單到復雜,由生疏到熟悉的過程。同時,也有一個無意識到自覺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長期不懈、堅持不懈的指導和要求。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