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8-12-29 20:36:42
三、模擬影院 實踐升華
1、認識電影院座位排列規律。
師:動物影院正在放映電影,同學們想不想去看啊?
生:想。
課件出示動物影院的座位圖。提問:電影院的座位排列有什么樣的規律?
生1:是跟教室排座位一樣吧?
生2:不同,他有單號和雙號。
師:請同學們拿出電影票,仔細觀察。
(課件展示電影院座位圖)
生1:我發現從中間往右排依次是1、3、5……它把所有的單號排在一起。
生2:瞧,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中間號碼小,兩邊號碼大。
生3:有好幾個門,單號座位的人從單號門進,雙號座位的人從雙號門進。)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是的,從前往后數,依次是第一排,第二排……,而第幾號就比較特殊,把所有的單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右排依次是1、3、5……,把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中間號碼小,兩邊號碼依次變大。,單號座位的人從單號門進,雙號座位的人從雙號門進。
(評析:大部分學生已有到電影院看電影的生活經歷,這部分內容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規律,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
2、介紹教室里布置的電影院。
師:在我們教室的座位后分單雙號貼有座位號,說一說你坐在幾排幾號。
(生氣氛很熱烈)
3、根據電影票找相應的座位。
師:你能根據手中的電影票找到座位嗎?
(全體學生下位找座位。)
(評析:把教室布置成電影院,根據電影票找相應的位置,設計這一真實的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能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課堂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得到進一步地升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到數學。)
4、觀看電影,動手擺棋子。
電影放映:淘氣主持的聽口令擺棋子節目。
學生聽淘氣的口令在方格紙上擺棋子。
(評析:將學生喜聞樂見的電影《藍貓3000問》改編成淘氣主持的《聽口令,擺棋子》節目,學生的興趣濃厚,既觀看了電影,又鞏固了知識,巧妙地設計生活情境將本節課所學的用文字和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結合在一起用于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師:你們擺出來的圖案連起來像什么?
生:哈哈!我擺的像一個大勺子。
淘氣:這七顆星排列在一起的形狀就像一把勺子,像天空中美麗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它不僅可以給人們判別方向還能告訴人類四季的變化。
(評析:由淘氣講述北斗七星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四、聯系實際 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確定位置?
生1: 我知道怎樣在電影院找位置。
生2:我知道可以用數對來確定位置。
……
(評析:全課總結,將知識系統化,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反思:
1、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例如導入時的找教室、模擬電影院找新位置的活動和練習時選取的動物園和游樂場的場景等,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遵從學生的原認知
本節課以從學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探究確定位置的求知欲。由于學生對第幾排第幾個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同時讓學生認識到確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標準的,當學生明確了用“第幾組第幾個”的形式可以確定一個人的位置之后,教師又設計了第二個教學活動——模擬電影院場景,請學生根據自己手中的座位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整個環節的設定都是建立在學生一定的認知和積累上。這樣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發揮計算機功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是我這節課的一大亮點。其中之一是學習用數對表示位置時,利用動態演示,邊演示邊講解:用括號來表示一個位置,先橫著數,再豎著數,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這種記錄方法稱為“數對”。使學生明確數對的表示方法。另一處是為了向學生充分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把座位圖抽象成點子圖,再把點子圖抽象成方格圖,從具體到抽象,解決了本課的難點,這是其它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設計“去動物學校參觀”這一主線情境,采用多樣化的呈現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場景為學生搭建參與探究的平臺,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數學交流情境;注意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本課設計可謂獨具匠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