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家長需要知道的4個秘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22 17:01:45

經常會碰到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向我咨詢:“我的孩子做作業總是慢吞吞。別人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需要兩個小時。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覺。我該怎么辦啊?”我給家長最多的建議,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都是自我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于那些喜歡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往往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時間意識淡薄,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歡拖拖拉拉。
進入小學以后,學習壓力逐漸加大,課業負擔慢慢加重。哪怕是上一年級,每天回到家也要花一定時間才能完成作業。即使學習效率比較高的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所需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到兩個小時。如果孩子喜歡磨蹭,每天完成作業所需時間就會更多,甚至影響睡眠時間。
曾在微博上看到我的一個朋友,遭遇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做作業磨蹭時的苦惱:“家里小朋友做作業真是個慢啊!選鉛筆顏色糾結了n分鐘,涂顏色像繡花一樣繡了n分鐘,中途削鉛筆削了n分鐘,不滿意的地方橡皮擦了n分鐘,中間小動作發呆耗掉n分鐘......一頁簡單作業紙一下子搞了40來分鐘。”
從朋友的描述來看,這個孩子的表現就是時間觀念不強的典型表現。其實,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學以后再開始,而是需要從幼兒園階段就有意識地著手訓練。
我們從小就比較注重培養伊伊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到了小學,保持得還算不錯。但是,小學階段的作息規律、學習壓力和課業負擔,跟幼兒園階段相比已是天壤之別,她在開學第一個月內也會出現做作業磨蹭、拖拉的情況。因此,伊伊上小學以后,我們就重點針對家庭作業,采取一些靈活的方式和技巧,進一步增強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1、調好定時器,讓孩子擁有自主感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在幼兒階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們就會發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
六到七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已經學會認識鐘表,并對時間以及與時間相關的規則有一定概念,比如看懂課程表,知道作業完成和上交的期限等。對于那些早就對權力和控制問題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屬于自己的時間。
如果孩子的時間能得到自主管理,那么他們的自主感相應地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然而,家長經常會出于擔心孩子遲到、害怕孩子浪費時間等方面的考慮,總喜歡不厭其煩地跟著孩子,馬不停蹄地催促孩子。孩子幾乎失去了對所有時間的自主支配權,晚上睡覺得聽大人的,早上起床需要大人提醒,做作業更需要大人守護。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會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伊伊剛上小學的前兩周,由于起床時間比幼兒園階段更早,大多數時候不能自己按時醒來,需要大人叫醒她才能起床。同時,由于每天的作業會擠占一部分時間,所以練鋼琴和畫畫就需要打破以往放學回家就開始的規律,只能等到做完作業或者吃完晚餐以后進行。剛開始的時候,她仍然需要大人提醒才能想起這些事情來。
這樣持續了大約半個月以后,我發現伊伊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些退步,還不如幼兒園階段。于是,我開始尋思如何做才能讓她有所改觀。后來正好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媽媽分享了一個好辦法,給孩子買一個鬧鐘,作為定時器,到點自動提醒孩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