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情緒穩定孩子的原則及實例(二)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3 08:19:56

3
Q:悠悠平時難免會因為調皮受到我的批評。以前批評他,他會生氣地扔東西以發泄他的不舒服,但是扔東西的結果就是導致我更多的批評,所以現在他改成在自己手背上狠狠咬一口,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孩子這種發泄情緒的方式讓我覺得很心疼,也很苦惱。可是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不受一點批評是不可能的。我應該如何幫助悠悠排解受批評以后難過的情緒?
專家解答
如果孩子的表現已經到了這種程度,說明媽媽的批評過頭了。
媽媽可能覺得自己沒問題,或者為自己辯護說“我在教他”“我的批評很合理”,但我們應該從孩子的反應里找答案、做檢討。孩子傷害自己已經是一種偏差行為,而這種行為表明孩子內部的情緒過滿,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圍,這十之八九不是因為孩子過度脆弱,而是媽媽的態度過了頭,自己卻毫無察覺。
所以,現在媽媽要做的不是想辦法讓孩子學習承受情緒,而是反省自己在批評孩子時,聲音和語氣里有沒有過大的力量?聲音能量過大,語氣過于強硬都會引起孩子的過度反應。試試改變自己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看能不能好一點!如果溫和客氣的教導對孩子不管用,我們也可以嘗試其他辦法,比如,孩子不肯收拾東西,我們就不同意他出門玩,直到他完成分內的事情。溫和的說教沒效果,不代表我們只能用激烈的批評。
即使當孩子犯了很大的錯,我們需要用認真、嚴肅的態度講尖銳的話時,我們也要用身體和孩子做連接,比如靠近他,用手握著他的手或肩膀,告訴他:“你剛才那樣做,媽媽覺得錯得太離譜。”這樣,孩子比較容易聽進去教導,因為這種方式讓孩子感覺自己只是被批評,而不是被拒絕。“媽媽的批評不代表媽媽不愛我、不要我”,恐懼也會因此減少。
另外,我們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當我們想讓孩子養成收拾東西的習慣時,那就在孩子收拾好東西的時候表揚他:“你自己收拾了,真好。”或者“東西收拾得整整齊齊,放回了原位,我很高興。”我們的目的只是為了教導,而不是發泄自己的情緒,所以如果正面鼓勵比批評更有效,為什么我們不用這個方法呢?
4
Q:寶寶快4個月了,最近情緒變得很不好,精神也不是很好,愛哭,白天愛睡覺,晚上又睡得晚,原先還喜歡和我們咿咿呀呀的,最近都不愿意說了。他是怎么了?
專家解答
可能是身體不舒服,這么小的孩子如果不是身體不舒服,一般不會有情緒問題。生病了,孩子的身體會做一些抗爭,導致精神不好。這時候,我們多抱抱孩子就行了,孩子情緒不好時,擁抱能給他最多安撫。
另外,這么小的孩子,情緒完全受媽媽影響,媽媽情緒好他就好,媽媽不好他也不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