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軍事人物:奧馬爾
來源:奧數網 2017-08-17 10:20:21

外國軍事人物:奧馬爾
抗法殖民侵略的先驅奧馬爾(1797年~1864年)
非洲西蘇丹提賈尼派神權帝國的創始人,西蘇丹地區伊斯蘭教改革運動的領袖。出生在富塔托羅地區波多爾附近的一個伊斯蘭教教師家庭,屬圖庫勒爾族。
1826年,29歲的奧馬爾赴麥加朝圣。在麥加,他以對宗教的虞誠受到提賈尼派一位領袖加利的賞識。他拜加利為師,潛心鉆研提賈尼派學說,3年后畢業,贏得了西蘇丹地區提賈尼派最高宗教領袖(哈里發)的頭銜。朝圣一行使奧馬爾大開眼界,更加激發了他用暴力在西蘇丹地區推廣伊斯蘭教的宗教狂熱。他決心發動“圣戰”,在西蘇丹建立提賈尼派神權帝國。
1837年以后,奧馬爾曾多次處于逆境之中。但他仍堅持傳教事業。1848年,他率領弟子們來到富塔賈隆邊緣地區的丁魁雷,進行“圣戰”的準備工作。由于奧馬爾的教義通俗易懂,儀式簡化,生活上要求樸素清苦,因而易于為西蘇丹地區廣大下層群眾所接受,紛紛投奔他。隨著自己力量的增長,他逐步組建了一支1.5~3萬人的“圣戰”軍隊,并將它們分成騎兵突擊軍團、步兵軍團、騎兵輔助部隊,以及維修槍支和制造彈藥的部隊。1852年9月,奧馬爾正式宣布發動“圣戰”。他揮師北上,征服和控制了上尼日爾和塞內加爾河流域的班布克、布雷等許多班巴拉和馬林凱人國家。1854年,攻入主要的班巴拉國家卡阿爾塔的首都尼奧羅。
此時正值法國殖民者向西非擴張的高潮時期。1854年,法國派費德爾布出任塞內加爾總督后,更是變本加厲地向內陸擴張,燒殺擄掠。在此情況下,原來不愿與法國殖民者兵戎相見的奧馬爾,毅然決定揮軍西進,將“圣戰”大旗直指法國殖民者。1857年,奧馬爾率領1.5萬大軍,同法國殖民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4月20日,奧馬爾指揮大軍分三路圍攻法軍的重要堡壘梅迪內。士兵們冒著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直撲城下,架起云梯,有的已登上城堡,插上自己的旗幟,終因傷亡過大而退卻。6月,奧馬爾又發動了一次夜襲,激戰中雖一度將城堡打開一個缺口,但由于敵火力過猛而未能奏效。奧馬爾接受兩次強攻失利的教訓,改取圍困戰的辦法,試圖困死城里的敵人。7月,費德爾布率法軍前來解圍,奧馬爾面對強敵仍率軍頑強戰斗,殲其近百人,沉重地打擊了法軍。1859年,奧馬爾又在馬塔姆、蓋穆等地打擊法國殖民軍,僅蓋穆戰斗中即斃傷敵軍130多人,開創了法國在西非殖民擴張史上傷亡最多的紀錄。
奧馬爾在同法國殖民者進行了頑強的戰斗之后,又轉而向西、向北擴展自己的勢力。1861~1863年,他先后征服了班巴族的塞古王國、馬西納王國和尼日爾河上游的著名古城廷巴克圖,從而使自己的勢力達到了顛峰階段。至此,一個以塞古?西科托為中心的奧馬爾帝國開始形成。其版圖西起塞內加爾,東至廷巴克圖,北到蓋穆,南迄丁魁雷。然而,奧馬爾還沒有來得及治理自己新建的龐大國家,就在1864年初一場由卡迪利亞派貴族發動的叛亂中被殺死。
奧馬爾死后,由其子阿赫馬杜繼承王位。奧馬爾新建的帝國由于各地部族統治者的各自為政而受到削弱。但是,奧馬爾的宗教改革運動已深入人心,成為當時歷史條件下團結西蘇丹人民抗擊殖民侵略的紐帶和動力。在此后30年中,奧馬爾所創立的伊斯蘭教神權國家一直是阻止法國殖民者向西蘇丹內陸侵略擴張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