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戰爭: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來源:奧數網 2017-08-16 08:51:03

中國革命戰爭: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是由第2軍團和第6軍團合編而成的。第2軍團起源于1928年春賀龍、周逸群所領導的湘鄂邊區和洪湖地區起義,賀龍領導的湘鄂邊界起義武裝開始稱為紅4軍,后來改稱紅2軍;周逸群領導的洪湖起義武裝為紅6軍。1930年7月,兩個軍在湖北公安縣會師,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組成紅2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委(9月改由鄧中夏任政委),建立了湘鄂西根據地。
1931年因在反“圍剿”作戰中損失較大,紅2軍團改編為紅3軍,1932年退出洪湖,轉戰川陜鄂邊,1934年5月到達黔東,創建新的根據地。紅6軍團起源于湘贛邊界和湘鄂贛邊界起義的武裝,1933年6月,活動于湘贛邊界的紅8軍和活動于湘鄂贛邊界的紅l8軍,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合編為紅6軍團,合編后撤消軍的番號,兩個軍改為紅17、紅18師,由蕭克、蔡會文統一指揮。1934年8月,中共中央任命任弼時為紅6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蕭克為軍團長,王震為政委,率領全軍團撤離湘贛根據地,向西轉移,為中央紅軍長征作戰略偵察。同年10月到達貴州東部的印江縣與紅3軍會師。會師后,紅3軍恢復紅2軍團番號,仍由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委,統一指揮紅2、紅6兩軍團行動,l1月,創建湘鄂川黔根據地,牽制大量國民黨軍,掩護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
1935年l1月,撤離湘鄂川黔根據地,也開始長征。轉戰于貴州、四川、云南山區,1936年7月初,與紅四方面軍在西康(今屬四川)甘孜會師。會師后,奉中革軍委命令,紅2、紅6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委,紅32軍也編人紅二方面軍序列。隨即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向陜甘開進。1936年10月,紅軍三大方面軍在陜甘寧邊界地區會師,結束長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