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6-12-28 16:00:07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三、音樂導入法
托爾斯泰說:“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對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高中生正處在情感變化的年齡,大部分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特別是流行音樂,因此,用適宜的音樂導入新課,對營造氛圍,激發情感等大有裨益。
例如,可用歌曲《過雪山草地》導入王愿堅《七根火柴》,用歌曲《回延安》或《延安頌》導入賀敬之《回延安》,用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導入《孔雀東南飛》,用《月滿西樓》導入李清照《一剪梅》,用《葬花吟》導入《紅樓夢》,用《懂你》導入關于母愛的作文主題,用《感恩的心》導入關于感恩的作文主題,等等等等,學生會覺得,老師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教學,充分考慮他們的興趣和內心的感受,這樣,師生的心理距離就縮短了,接下來的課堂交流也會變得很自然。
四、表演導入法
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渴望,只是有些人的愿望更強烈,表現更大膽些罷了。所以,作為教師,應當抓住學生這一特殊心理,引導他們把握機會,大膽表現自己,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從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這一方法也可用在新課導入上,因為很多課文內容本身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我們完全可以把它變成劇情,搬到教室的舞臺上演。
在教授《雷雨》、《歐也妮·葛朗臺》、《西門豹治鄴》等課文時,我提前一個星期布置學生把課文改寫成劇本,然后請那些想參加表演的同學報名,角色確定以后,學生根據改編的劇本自己找時間排練,有疑問時師生一起討論解決,準備好以后,在正式講新課那天向全班同學展示,然后請學生點評,提出寶貴意見,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的講解與領悟當中。我認為這種方法很好,雖然要花去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可以培養學生思考、探究與合作的能力,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收獲是巨大的,當然,不可能每篇文章都這樣做,一個學期有兩到三次就很好。
五、圖畫導入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腦的普及,課堂上使用ppt教學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為我們的課堂效率添磚加瓦,特別是生動形象的圖片、動人心弦的音樂等,能給學生最直觀的印象和最深切的感受,在這些感受帶動下,他們會發自內心地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大提升,課堂效果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用課件展示圖片,我們還可以利用課本上的插圖、教學掛圖、水彩畫甚至粉筆簡筆畫等導入新課,生動形象,深受學生喜歡。例如在學習契科夫《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之前,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前的插圖,并思考這個人有哪些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些特點,學生回答時教師及時引導點撥,即使不看課文我們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理解和把握,后面的學習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以上都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新課導入方法和體會,這些方法并不孤立存在,有時可以綜合運用,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好的新課導入法比如設疑導入、溫故導入、實驗導入、競賽導入等,無法一一闡述,但無論怎樣,我們的教學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意識不到在上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獲得知識,讓課堂導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但要掌握好度,控制好時間,畢竟,導入只是課堂的一個環節,并不是課堂的主體,不能顧此失彼,輕重不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