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8 10:18:44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北師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因數與倍數》中的第五節《找質數》。
我是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五大方面進行說課的。
教材分析:
本課的知識屬于“數論”的范疇,這些知識的學習是后面學習約分、通分的基矗對于“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教材按前一節“找因數”的編寫思路編寫本課,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質數與合數。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經歷探索質數與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意義;
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或合數;
3.在研究質數的過程中豐富對數學發展的認識,感受數學發展的文化魅力;
4.在猜想——驗證——概括——理解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數學學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體會數學學習的方法。
教學學情:
學生已經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擺長方形找因數的經歷,為本節課再次通過小正方形拼擺長方形找質數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只是學生的思維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快慢之分。
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組織者,引導著,合作者,因此在本課中,我主要采用引導發和趣味法進行教學,以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學生則主要采用動手操作法、觀察分析法和討論法進行學習掌握新知的。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編寫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力求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與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學法。
學生的認知活動將受課堂情緒因素的影響,寬松,活躍,和諧的教學氛圍能成為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催化劑所以本節可,我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一個字—趣。
一、課前導入互動。
我與學生做了個猜年齡的游戲。老師今年30歲,有個學生的年齡是老師年齡的因數,問這個學生可能有多大?通過這個游戲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并且在學生猜年齡的過程中通過找30的因數,需要調動頭腦中
關于因數的知識,也為今天的學習做了很好的知識鋪墊。
二、新課呈現
在新課教學中,我以做拼圖游戲引入,先讓學生分別用2個,4個和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看看可以分別拼成幾個長方形。在學生說出結果后提出質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個數越多,拼成的長方形個數就越多呢?”在學生給出否定的回答后,再讓學生通過舉反例加以論證。然后再拋出一個問題:“那與什么有關呢?”讓學生進行猜想,當學生說出與因數個數有關時,接著讓小組合作,分別擺出由2—12個小正方形組成長方形并填寫書上表格(課件出示)在學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思考:(ppt出示)
1、觀察上表格各因數,你會有什么發現;
2、結合你的發現將2—12各數按因數進行分類并說說這兩類數分別有什么特點。(這點可以不說,直接出示),
然后讓學生自學書本,看看數學上把具有這類特點的數分別叫什么數。從而達到理解這一概念的目的。(這一環節讓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概括—理解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對質數、合數的概念達到理解的目的。)
三、練習
在練習部分,老師先出示1—100的表格,(課件出示)讓學生說說他是如何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會用概念去判斷。在教知識的同時也交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學生興致勃勃的對這些數進行判斷時,是迅速拋出:“1,是質數嗎?”這一問題引出學生的爭論,將課堂用一次推向**。接著讓學生根據標準的不同對自然數進行分類,從而能使學生很自然的把奇數與偶數、質數與合數加以區分。(這也是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自己探究的知識,其樂趣溢于言表。)接著我有設計了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題以適應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總之,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題,教師為主導,通過引導學生“’猜想—驗證—概括—理解”的學習過程,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積累了數學學習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了今后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力。
四、小節
讓學生暢談收獲與體會。
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介明了,能突出重點。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如有不到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