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新語文:我是“百姓”我驕傲
來源:奧數網 2016-03-30 18:10:44

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告訴我們,一定要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東學堂語文的教學理念“新語文”,正是要幫助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對習以為常的現象多關注一些、多想一些,產生全新境界的理解和認識。為此,我們也特別開辟了“學點兒新語文”欄目,每期邀請不同的老師來發現生活中的知識點,引導我們懂得學以致用,幫助更多的學員和家長朋友們,回到生活中,“學點兒新語文”。
【我是“百姓”我驕傲】
我們現在常說的“百姓”,指的就是人民大眾,平淡無奇的人,所以我們作為老百姓,做人做事向來都是十分低調的!但是你可曾想過,全天下普普通通人都可以稱為百姓,那這么強大的團體從古至今就沒有過輝煌么?您先別急,聽我給您細細道來!
“百姓”最早來自傳說故事,由于一百個有功姓氏建立豐功偉績,才出現了“百姓”一詞!這一百個左右姓氏都是中國古姓,至今多數還在繁衍流傳。
讓我們把時間倒退到五千多年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開端,當時我們祖先有幾支最大而強悍的部落,即黃帝族、炎帝族、夷族、九黎族等,史稱中華民族的黃帝時代。通過曠日持久的部落間吞并戰爭,擴充自身吞并他族,最后,黃帝族為首,炎帝族和夷族次之,聯合了大約一百個氏族組成空前的聯盟,戰勝了九黎族。
獲勝一方是以黃帝族為首的一百個氏族,當時則稱這一百個氏族為“百姓”了。準確的一百個姓氏時至今日已無從考證,但是有些是可以知道的,比如,黃帝族的首領黃帝姓“姬”,炎帝族的首領炎帝姓“姜”等,這兩個姓氏應是當時百姓中最顯赫和尊貴的姓了。注意看這兩個姓,都有“女”字旁,說明這些部落帶有母系社會的遺痕是非常明顯的。
當然,除了姬、姜之外,姒、妁、黃、炎也在百姓之中,再加上本來就是黃帝和炎帝為首的聯合,所以中華民族又稱為“炎黃子孫”了。
這次戰爭被打敗的九黎族,全部被俘稱作“黎氏”,這些人即后來黎姓的祖先。百姓和黎氏本指兩類不同等級之人,意味著奴隸主與奴隸的區別。
到了西周奴隸制時期,百姓成為貴族的通稱。這時的黎民(也稱庶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奴隸,與百姓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大階級。
到了春秋末期,隨著宗族世襲制的破壞,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來。因此,后來就將黎民與百姓統一稱謂了。
最后,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就變成了今日的“黎民百姓”了。
所以,正在看這篇文章的百姓朋友們,請大聲喊出你們的心聲:我是“百姓”我驕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