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新語文:皇帝的長相有規律嗎?
來源:奧數網 2016-03-30 18:01:47

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告訴我們,一定要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東學堂語文的教學理念“新語文”,正是要幫助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對習以為常的現象多關注一些、多想一些,產生全新境界的理解和認識。為此,我們也特別開辟了“學點兒新語文”欄目,每期邀請不同的老師來發現生活中的知識點,引導我們懂得學以致用,幫助更多的學員和家長朋友們,回到生活中,“學點兒新語文”。
【在不是看臉的時代里,皇帝的長相有規律嗎?】
長相,在這個文明日益發達、知識越發重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已經逐漸被人淡忘。大家都已知道,與高、帥、美、白什么的相比,學識、才能與技術什么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那些看長相的,都圖樣,圖森破,上臺拿衣服。
醒!醒!吧!不!要!欺!騙!自!己!了!
說起來讓人傷心,但我們不得不接受這么一個事實,那就是“看臉”這個詞好像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得越來越多。不過,話又說回來,長得好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帶來好處,但頂多也就決定你前三十年的生活,至于后七十年,當你老了,你還能靠長相吃飯嗎?
答案是能!因為后七十年的生活,往往就是前三十年決定的。
那么,敢問皇天后土,長得比較對不起路人的人,就真得無路可走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在看臉看得不那么嚴重的古代,我們不妨來看一看,最高統治者(也就是皇帝)是長什么樣的,所謂的帝王之相,指的是否就是高富帥的長相呢?如果不是,他們的長相可以為飛沙走石、鬼斧神工的我們增加一點自信嗎?
說到皇帝,眾所周知,最早的皇帝是秦始皇嬴政,我們可以在《史記?秦始皇本紀》里找到嬴政同志的長相,“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據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的解釋,“蜂準”說的是鼻梁凹陷,估計和伏地魔差不多;“長目”,眼睛細長,長得像“關”字上面的兩點;“摯鳥膺”是雞胸。又是蜂,又是鳥,又是豺狼,又是老虎的,始皇帝怎么看都覺得像是一頭禽獸,沒一點人樣。
其實在秦朝之前,統治者們長得更加突破了人類的想象。漢朝王充在《論衡?骨相》里描寫過先秦時期響當當人物的長相:黃帝龍顏,顓頊戴干,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
大概的意思是說:黃帝眉骨圓起,眼睛上邊像擠了兩坨肉色的牙膏;顓頊前額平整,蒼蠅飛上去都得打滑;帝嚳有兩排牙齒,這個估計挺費牙膏的,而且也容易塞牙縫;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鄉村非主流;舜兩只眼睛都有兩個瞳仁,視力不知道怎么樣;大禹耳朵上有三個窟窿,打耳洞的錢都省了;商湯的手臂上有兩個肘關節,跟長了兩根蓮藕似的;周文王四個乳頭;周武王還算正常些,眼睛歪了,顧城“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云時很近”中的“你”估計和周武王那眼神差不多。
這么一圈下來,基本上都是擱韓國去都沒救了的水平。始皇帝遺傳了這群人的怪相不說,還把這個長相給帶下去了。從秦朝以后,皇帝們的長相很多都相當提神,可謂長出了水平,長出了風格,長出了自我。漢高祖劉邦“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前兩句還好,后面左腿上長了七十二顆黑乎乎的點,密集恐懼癥看了肯定再也不會愛了。
最近東學堂語文在開《三國演義》的講座,東漢末年的三個大boss里面,劉備“雙耳垂肩,雙手過膝”,扔動物園就是一長臂猿,拉面技術應該不錯;《三國志》里說孫權“方頤大口,目有精光”,臉型和嘴型和“囧”差不多,只不過“八”字得倒一下,《三國演義》里說孫權是“碧眼紫髯”,綠色的眼睛紫色的胡須,整個一混血加非主流;曹操長得矮和搓大家都知道,不過丑歸丑,還不至于車禍現場,難不成因為這樣,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一輩子也沒做上皇帝?
另外,高中歷史書上還有個皇帝的長相也相當令觀者傷心,聞者流淚。臉的長度估計兩個iPhone6plus,鞋拔子臉不是天生說他,但他就是天生的鞋拔子臉。
他就是朱元璋。
重八同志有經過了畫師的磨皮和加了層濾鏡基本就是現在美圖秀秀了以后的這樣子的:
所以皇帝的長相有規律嗎?
有,規律就是“見過丑的,沒見過這么丑的。乍一看挺丑,仔細一看更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