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五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0:20:08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學論文 教學建議
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教學建議
本組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編排了3篇課文。其中《人物描寫一組》這篇課文,首次采用從幾個不同的作品中節選需要的段落,由這些段落組成一篇課文的作法,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編排這一組片斷,與其他寫人的文學作品不同之處是:重在學習刻畫人物形象、性格的表達方法。/人物的語言、動作
訓練的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學習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文學作品閱讀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感受人物形象;“中國名著之旅”已經作鋪墊)
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父母之愛”有一個訓練點: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人物情感。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是在此基礎上的延續與發展。
在《人物描寫一組》里,教材在每個片段前,都編排了一段關于該人物形象選自何書及該書大致內容的介紹,有的還交代了片段的大致背景。三個片段所刻畫的人物形象,從年齡上看,有兒童,有青年,有老人;從性別來看,有男的,有女的。從人物描寫的方法來看,第一個片段側重動作描寫,第二個片段側重細節描寫,第三個片段側重語言描寫和外貌描寫,三個片段基本包括了人物描寫的主要方面。這樣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多種人物形象,讓學生學習到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這是在一個完整的篇章中難以做到的。
一個基本的要求:拓展閱讀,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教材的篇幅所限,有條件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條件限制教師可以找出相關材料打印好讓學生閱讀。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這個片段的后半部分還有精彩的描寫,建議老師可以結合在一起,加深對小嘎子人物形象的理解。
“哈!手槍歸我啦!”
小胖家伙直朝門墩跑去。
“慢著!”小嘎子腦門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們是三盤兩勝,倒一回就歸你啦?——還有兩盤呢!”
“又三盤兩勝啦,你可真會耍賴!好,三盤就三盤!”小胖墩兒挺挺胳膊,乘著一股盛氣,又騎馬式當中一站。滿頭燥熱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穩,奇襲似地竄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兒掃了個趔趄,可是沒有倒。小嘎子緊接又一撲,摟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兒一哈腰,抓住了他的兩肋。小嘎子按了兩下沒按動,忽覺下半身發起飄來。急撒開脖子去救肋下,卻只落得揪住了對方的胳膊,腳下接連又打了兩個懸空。“手槍啊手槍!”險險乎就要不保!小嘎子這回真急了。
他兩眼一轉,照對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聽“哎喲”一聲,就在小胖墩兒一閃身的工夫,小嘎子順水推舟,一個絆子把他扔倒了。
這挺不光彩的一招,可惹惱了旁邊一個看熱鬧的。只聽甕聲甕氣一聲大嗓子喊道:“嘿!怎么咬人哪?”小嘎子急扭頭,是個四十多歲的黑墩子。
由于片段只是這個篇章的一部分,因此,從片段中感知到的人物形象與原著相比,可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拿《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來說,從片段的語句中我們能感受到小嘎子有一種孩子似的“狡猾”,好勝心強,挺有心計,這與小說中小嘎子機智、勇敢的性格特點有聯系,但不完全一樣。教學中,不一定硬要用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去扣片段中的人物,而應該忠實于具體的語言文字。其實,正因為有差異,我們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語言文字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激發學生讀原著的興趣。
如何解讀《臨死前的嚴監生》?
有的老師說,咱們中國人歷來都提倡勤儉持家,即使有金山銀山,奢靡浪費也會敗家。嚴監生如此表現,為什么就說他是吝嗇而不是節儉呢?
對人物形象的具體分析,應該放置在具體而特定的環境中考察。故事發生的環境是:“晚間”,本是點燈的時候;他“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擠了一屋的人”,預示著要發生重要的事情;“桌上點著一盞燈”,這些都可以成為點兩莖燈草的理由。再看嚴監生本人:課文交代“他是一個十分有錢的人”,在病入膏肓、已不能說話的情況下,他固執地伸出兩個指頭,不肯撒手西去。病床前眾人紛紛猜測,但都猜不到他的心思,他“把頭搖了兩三搖”(一種不被理解的痛苦),“兩眼睜的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憤怒、焦躁和痛恨),“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一種執著的失望)。他這樣執著、頑固地交代“遺囑”,可見此關系重大。最后,當終于有人知道了“兩個指頭”的含義時,他“登時就沒了氣”(放心了)。一個垂死的人,臨終前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也沒有留戀自己的生命,而是對兩莖燈草耿耿于懷。這樣的舉動顯然違背了人之常情,因此可以說,在片段里這個細節刻畫是有一定的價值取向,或者說人物的性格特點是相對確定的。
點擊下一頁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