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六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10-05-24 13:55:23
漢語教師教外國學生學“東西”這個詞時,告訴他們“東西”泛指事物,凡物質和精神各種因素均可稱“東西”,有時可特指人,意義的解釋相當明確。有的老師還告訴學生,“東西”這個詞相當于英語的“thing”,相當于俄語的“вешь”。
可是外國人初學漢語時,弄不清“東西”的指代范圍和使用狀況,更不知修辭和感情色彩。老師問學生:“什么是‘東西’?”學生回答:“桌子是東西,椅子是東西,我是東西,你是東西。”
老師提醒:“不對,不對。”學生連忙更正:“啊,對不起,你不是東西。”
老師又好氣又好笑,再次提醒:“這就更不對了,不能說‘你不是東西’,這是罵人的話。”
這時學生很驚奇,問道:“那么你到底是不是東西?如果是東西的話,你是個什么東西?”
老師連忙說:“不行,不行!‘你是個什么東西’也是罵人的話。”學生聽了更是茫然不解。
老師耐心地向學生解釋:“東西”這個詞一般指非人的事物,指人時有嚴格的使用和修辭限制,一般不說肯定句“張三是東西”;否定句和疑問句則帶有貶低、責罵的意味,如:“張三不是個東西。”“李四是個什么東西?”如果再加修飾詞語,修辭色彩就更為豐富:有時加強貶低意味,如:“你這狗東西!”有時表示厭惡色彩,如:“這老東西活得不耐煩了!”有時表示幽默和玩笑的意味,如:“你這個鬼東西,老跟我調皮。”“你真是個笨東西,我講三句,你有兩句聽不懂。”有時表示喜愛的色彩,如:“這小東西真讓人喜歡。”
學生驚訝地說:“呀,那么復雜!”
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所以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否則,就會鬧笑話。”
學生更加驚奇,問:“語言也是東西?”
“語言也可以稱為‘東西’,但要在前面加個‘這’表示強調。”
學生似乎明白了,感慨地說:“‘東西’這東西真是個怪東西!”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