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六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10-05-20 18:19:14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現在留學生越來越多。中國去外國讀書的留學生每年增加,外國人到中國來讀書的留學生也是同樣如此。留學生人數將隨著時代發展,形成一股潮流,推動著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那么“留學生”這個詞是怎樣產生的呢?
“留學生”一詞在我國是唐代開始的,而創造這一名詞的,其實是日本人。
我們知道,唐王朝時,中國的國力強盛,經濟文化特別繁榮,與我國相鄰的各國又敬畏又羨慕,他們紛紛派外交使節到中國來,表示友好,其中日本政府派遣外交使節的次數最多。
日本政府為什么當時對中國如此友好呢?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想通過外交活動在中國學到先進的文化知識,以便回國傳播,促進本國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那個時候,沒有大使館這些常設機構,日本政府派出的“遣唐使”,在中國不能停留很長時間,也就是說使節們在中國學到的知識有限。
日本政府經過研究以后,決定在派“遣唐使”的同時,隨同帶來一批青年學生,他們將這些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叫“留學生”,另一部分叫“還學生”。所謂“留學生”,就是在外交使節開展外交活動回國后,把他們留下來,繼續在中國學習的學生,“還學生”便是與外交官回國時,一起回國的那一部分青年。
后來,“留學生”這個辦法,其他國家也先后吸取,所以唐王朝時,有很多西方國家派人到中國來充當“留學生”,不過他們不是在中國學校讀書,而是到民間學習。有些人回國后寫了很多“留學”經歷的回憶文章,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唐代文化。
從唐代以后,“留學生”一詞便保留下來,直到如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