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00:46:07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材 環(huán)境 語文 思維拓展 高中生活
教材簡析:
《小兒垂釣》是人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這首詩描畫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認真專注、天真爛漫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詩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xiàn)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兒形象,使人感到逼真、親切。
結合本單元反映兒童生活的主題,及學習人物描寫方法的要求,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象,體驗情感,豐富學生的積累,陶冶愛美情操。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分析能力,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歡主動探究問題。本詩淺顯,借助書上的畫面和注釋,學生理解起來不難,因此,重點可放在引導學生體會情感、培養(yǎng)想象力上。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到朗讀、背誦本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3、感受鄉(xiāng)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學過的關于鄉(xiāng)村兒童生活的詩,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并揭題。
二、簡介作者,描述一個與詩有關的故事引生讀詩文:
㈠、初讀詩文,讀后表揚學生中好的學習方法,滲透給學生。
㈡、結合注釋,再讀詩文,要求邊讀邊想象。
1、說說腦海中浮現(xiàn)了什么情景?并說出根據(jù)詩中的哪些詞句想象的。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相關的詞句完成詩抄。
其間解決下列問題:
⑴兒童的樣子。
⑵“垂綸”的意思,在詩中找出近義詞。
⑶兒童專心釣魚的神態(tài)動作。
[說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啟發(fā)學生自己去誦讀、思考、領會,掌握閱讀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古詩的能力。]
三、表演再現(xiàn),品讀詩句。
師:我們一起讓自己想象的畫面活起來。
㈠、準備階段:
1、讓學生根據(jù)詩文安排環(huán)境,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安排?
2、根據(jù)詩文安排角色,為他們改變一下形象,選擇道具,并根據(jù)詩文說出理由,幫助理解古詩
3、用語言對裝扮后的環(huán)境、人物進行生動描述,進行語言訓練。
㈡、表演階段: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
2、在表演中,教師適時穿插詢問:
問路人:剛才你一臉焦急,怎么現(xiàn)在面露驚喜?
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詩?(生吟第一句。)
問稚子:你遠遠地擺手是想告訴他什么嗎?(板書:暗示、示意)
你為什么不出聲和他說呢?
看他走過來你的心情怎樣?你覺得這句詩怎樣讀最能體現(xiàn)你的心情?(生品讀第二句詩)
3、學生品讀全詩。
㈢、背誦積累。
[說明: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勵學生合理地想象,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自主領會到感情,培養(yǎng)觀察說話的能力,訓練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生在主動學習中體驗到成功和樂趣,讓變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腳和情感,進入古詩描繪的境界,感受詩的意境美、語言美。]
四、拓展
師:詩讀完了,可是故事結束了嗎?此時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續(xù)編故事。
[說明:問題指引了續(xù)編的方向,由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充分的觀察,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練習。]
點評:
本課時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設計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以表演為依托,通過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動作的刻畫,既讓學生領會了詩意,也讓學生體會了感情,受到的語文訓練是多方面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積累了對人物描寫的方法的運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