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3 10:18:38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心理 化學 診斷活動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量大,內容也較為枯燥。因而,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根據學生的注意規律和愛玩、好動、做事沒耐心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輕松的氣氛中愉快地識字。
一、利用直觀,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先利用實物、圖畫、活動、幻燈、錄象等與相關的直觀景象導入,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
1.看實物,圖畫導入。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展示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而產生的。例如我在教“蛋”字時,我先出示雞蛋實物,讓學生說出它的名稱、形狀,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學習生字,這種形與字相結合的方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2.創情境,聽音導入。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記住生字,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在這個“境”中,有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形象,能喚起學生學習的愉悅;同時又展示了學生學習的智力背景,鼓勵學生自主求知。它有感性認識的基礎,又有促使學生理性認識的橋梁;它調動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也有著學生生理感官與心理需求的快樂和滿足。它激發學生以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以此推動學生認真學習,順利開展認知活動。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動力,是智力發展的翅膀。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至少有動力、強化和調節三方面的功能。健康的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消極的不健康的情感對認知活動的開始和進行起著阻礙和抑制作用。可見,情感是人們努力達到自己目標的積極力量。情境教學正是調動學生健康的情感體驗,直接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
3.觀錄象,興趣導入。
興趣是人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興趣可以把艱苦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享受,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歸類識字三的第1課時,安排的主要是認識各種動物及書寫動物的名稱。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先是舉辦了一次《我認識的動物》交流會,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手段來展示自己認識的動物。學生有的通過剪紙,有的通過畫畫,還有的通過照片,大家互相交流,興趣極高。在此基礎上,我又出示一段錄像,讓學生通過錄象觀看動物世界,學生的興趣達到極致。于是我趁熱打鐵,激情導入:“同學們,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動物,想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嗎?”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學習各種動物的名稱一氣呵成。
二、調動注意,輕松識字。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的注意規律中無意注意占優勢,有意注意正在發展。
剌激物的強度、對比關系、新異性,直接激發了學生的無意注意。所以,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充分的活動都能夠很好的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應用以下幾種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
1.借助色彩。課堂上我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突出漢字的不同點,通過鮮明的對比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學漢字“睬、踩”時,將兩個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書寫,便強化學生對漢字“睬、踩”的記憶。
2.借助電教媒體剪輯、組合。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時,我利用幻燈,將這些字編旁進行變換組合。幻燈的變換攝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強化了學生對字形、字義的記憶。
3.借助順口溜。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4.借助動作、實驗演示。如識記“滅”字時,先用火柴點燃一個紙團,然后用一小鐵板向下一壓,火就滅了。這樣通過動作實驗演示,學生興趣盎然,不僅記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