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14:47:31
教學內容:教材第42頁復習第1—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簡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
之系和解題思路,更正確地解答簡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并提高靈
解題的能力。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復習較簡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這類應用題的特點,掌握這類應用題的解題規律,正確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尋找解答應用題的中間問題,正確解答一些簡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當題中有一重復條件時,也可以用兩步計算解答。
二、復習三步計算應用題
1.做復習第1題。
(1)請同學們把這道題做在練習本上。(同時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提問:做這道題你們是怎樣想的?還可以從哪里想起?怎樣想?
指出:做三步計算應用題,可以從條件想起,也可以從問題想起,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提問:如果把問題改為“運來的稻谷比小麥少多少噸”,
(出示應用題)可以怎樣想呢?
(讓學生從條件開始和從問題開始說一說怎樣想)
誰來說一說,怎樣列式解答?(老師板書)
提問:這兩道題在解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不相同?
指出:解答應用題,在確定每一步求什么以后,要根據題里數
量之間的聯系,用適當的方法來解答。
2.下面兩題各要用哪一道算式解答?為什么?
(1)同學們去秋游,四年級3個組,平均每組24人;三年級4個組,平均每組16人。三年級比四年級少去多少人?
(2)四年級3個組,共有24人;三年級4個組,共有16人。三年級平均每組比四年級少多少人?
[24x3——16x4; 24÷3——16÷4]
學生選擇后,要求說明理由。
3.做復習第3題。
(1)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要求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集體訂正。
提問:第一種解法是怎樣想的?第二種解法是怎樣想的?你能看出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嗎?
為什么這道題可以有兩種解法?
指出:在求兩個積的和的三步計算應用題里,積的因數有一個條件相同的時候,就可以用兩步計算來解答,這樣比較簡便。
(2)提問:如果把第3題問題改成“海棠花比玉蘭花少多少棵”,(出示題目)你能用兩種方法解答嗎?
指名學生口頭列式,老師板書。
提問:第一種解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種解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做復習第4題。
指名學生分別口頭提問題,老師出示,并口述算式,老師板書出來。
5.做復習第5題。
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徐老師要帶多少錢呢?
指出:47元按50元估價,102元按100元估價,買羽毛球拍大約300元,買網球拍大約500元,徐老師大約要帶800元錢。
追問:你們能知道徐老師實際用了多少錢嗎?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追問:我們估計帶800元夠不夠?
指出:在生活里,我們常常要估計,所以要學會估計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解答應用題時,可以用哪兩種思路來想?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復習題第2題,第5題第(2)題。
家庭作業:第6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