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加法結合律和簡便算法

2009-10-06 16:14:02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能夠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加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數。

  35+(  )=65+(  )    (  )+147=(  )+274

  56+74=(  )+(  )     a+200=(  )+(  )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是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數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

  a+800=800+a

  3.四年級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

  計算完后,讓學生應用加法的意義說明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二、新課

  1.教學例3。

  給上面的復習題3加上一個已知條件“三班有49人”,問題改為“三個班一共有多少人?”引出例2。

  讓學生讀題后,指名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教師用線段圖表示出數量關系:

  一班48人     二班50人     三班49人

  共?人

  提問:

  我們在前面研究過,還應兩個數的和一共是多少,知道用加法算。現在求三個班人數的和一共是多少可以怎樣算呢?想一想,有沒有不同的解法呢?

  指名說第一種解法:先把一班和二班的人數加起來,求出它們的和,再加上三班的人數。引導學生說出綜合算式:(48+50)+49。強調說明,為了表明先算一班與二班人數的和,可以在48和50的外面加上小括號。

  指名說出第二種解法:先把二班和三班的人數加起來,求出它們的和,再加上一班的人數。引導學生說出綜合算式:48+(50+49)。強調說明,為了表示先算二班與三班人數的和,要在50和49的外面加上小括號。

  提問:

  “這兩種解法的結果怎樣?”

  “用什么符號連接這兩個算式?”(板書:(48+50)+49 = 48+(50+49))

  “比較一下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都是三個數相加,左、右兩邊的三個數相同。)

  “有什么不同點?”(加的順序不同,等號左邊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等號右邊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

  引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整理:48、50和49這三個數相加,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或者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它們的得數一樣,也就是和不變。

  2.再出兩組算式,引導學生比較,加以概括。

  (1)教師:我們再觀察一組算式,看一看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

  板書:(12+13)+14   12+(13+14)

  先讓學生算一算,看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么符號連接。這組算式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整理:12、13和14這三個數相加,先把12和13相加,再同14相加;或者先把13和14相加,再同12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2)再觀察一組算式,看一看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

  (320+150+230   320+(150+230)

  讓學生說一說這組算式說明了什么?

  3.比較三個等式,突出下面三點:

  (1)這三個等式中,左右兩邊各有幾個加數?(三個加數)每個等式中左右兩邊的加數都一樣嗎?

  (2)這三個等式中,等號左邊三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加的順序相同,都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

  (3)再看右邊三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加的順序相同,都是先把后兩個數據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

  提問:

  “每個等式中等號左邊的算式和等號右邊的算式,加的順序相同嗎?但它們的和怎么樣?”

  “誰能把我們發現的規律完整地說一說?”

  讓幾個學生試說后,教師完整地敘述一遍,說明這一規律叫做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再看一看教科書第49頁的結語。

  4.用字母表示加法線結合律。

  提問:

  “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中數,怎樣表示加法的結合律呢?”(學生回答后,板書:(a+b)+c = a+(b+c)

  “等號左邊(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

  “等號右邊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后面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

  5.練習。

  完成第50頁上面的“做一做”題目。讓學生把數填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根據哪個運算定律填寫的。

  6.加法結合律的應用。

  (1)教學例4。

  出示:480+325+75

  讓學生想一想,怎樣計算比較簡便?要應用什么運算定律?共同討論。

  教師板書:480+325+75

  = 480+(325+75)        指出應用加法結合律

  = 480+400                 計算時方框里的這一步

  = 880                          可以省略不寫。

  (2)教學例5。

  出示:325+480+75

  讓學生想一想,怎樣計算比較簡便?要應用什么運算定律?

  學生試算后,討論訂正。

  教師板書:325+480+75

  = 325+75+480   指出應用加法交換律

  = (325+75)+480       指出應用加法結合律

  = 400+480

  = 880

  (3)比較例4、例5。

  讓學生說一說例4、例5在應用運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例4沒有調換加數的位置,只應用加法結合律,先把后面兩個數相加就可以使計算簡便。而例5,要使325和75相加,必須先應用加法交換律把75調到480的前面,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計算簡便。

  然后啟發學生說出例5也可以應用加法交換律把325調到480的后面,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使計算簡便。

  提問:

  “想一想,過去我們學過的哪些計算中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如果學生想不出,再指出:

  “口算加法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如9+8怎么想?”9+8=9+(1+7)=(9+1)+7=17

  “36+48怎么想?”36+(40+8)=(36+40)+8=76+8=84

  “應用加法結合律不僅可以做口算加法,還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4)做第50頁下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學生說出是怎樣應用運算定律的。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十一的第5、6、7題,做完后共同訂正。

  (1)第5題,要注意讓學生弄清根據哪個運算定律來填數。

  (2)第6題,要注意a+(20+9)=(a+20)+9這道題,看學生是否能判斷出,這道題雖然有字母又有數目,但它仍符合結合律。

  (3)第7題,要求學生先兩道題說一說是怎樣應用加法結合律的。如37+8,先把37分成30+7,應用結合律可以先把7+8相加,再和30相加。

  四、布置作業。

  練習十一的第8、9、10題。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偃师市| 固原市| 和政县| 洛阳市| 玉门市| 监利县| 盐城市| 金平| 政和县| 鸡西市| 开鲁县| 军事| 璧山县| 青川县| 安达市| 宣汉县| 西和县| 台湾省| 许昌县| 泾源县| 竹北市| 宜兰县| 邯郸市| 夹江县| 涡阳县| 余姚市| 石阡县| 苍南县| 平定县| 阿拉尔市| 类乌齐县| 都江堰市| 大连市| 洞口县| 吐鲁番市| 义乌市| 衡水市| 同德县| 西林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