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1 23:02:1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方程的含義。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活動
設 計意圖
教學步驟
活動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92頁的天平圖,畫面其他內容不出現)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天平的左邊有一個藥丸和5克砝碼,右邊有10克的砝碼,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說明什么?
(兩邊的質量相等。)
2、如果用X表示藥丸的質量,你能根據天平平衡寫出一個等式嗎?每人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
3、X+5=10,X+5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4、(出示月餅圖,畫面其他內容不出現)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4塊月餅的質量一共是400克)
5、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每塊月餅的質量×4=400)
6、如果用X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7、4X表示什么?
8、(出示水壺圖的左邊)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000毫升的水,剛好倒滿2個熱水瓶和一杯,杯子能裝200毫升的水)
9、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2個熱水瓶的容積+200毫升=2000毫升
10、如果每個熱水瓶能裝X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等式嗎?(2X+200=2000)
教學時通過3個例子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問題都蘊含著一個等量關系,把它表示出來就得到方程。
要學生從圖中獲取到數的信息,發現等量關系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嘗試用符號表示各個等量關系。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步驟
11、2X表示什么?
12、觀察剛才我們列的幾個等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與同學交流。
13、像X+5=10,4X=400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動二:解釋運用:練一練
1、看圖列方程。
理解題意,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
列方程。
(1)X+20=50+20
(2)X+X+7=11
(3)4X+6-3=87
(4)X+21=175
(5)b+15+b=100
(6)5X+2+2=44
2、根據題意列方程。
(1)理解題意,車上原有多少人可以用什么表示?
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
列方程。X-5+8=15
(2)理解題意,擺一擺
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
列方程。
3、日歷表的規律。
理解題意,找一找等量關系是什么?
列方程。
(1)中間數是Y,左邊的數是Y-1,右邊的數是Y+1
上面的數是Y-7,下面的數是Y+7,
(2)5個數之和除以5就是方框中的數
(3)115÷5=23
引導學生找出等式共同特點,與同學交流會用語言描述。
鼓勵學生找一找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