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丁榕老師 培養跨世紀人才
來源:網絡 2009-09-01 15:43:07

九七年六月份,我有幸聽了丁榕老師的報告,很受啟發,覺得對我做好班主任工作幫助太大了。我要向丁榕老師學習。《情感、科學、藝術 班主任工作手記》(丁榕著)一書成為我班主任工作的良師益友。丁老師說:“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無所圖,不指望學生感激和回報;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又有所圖,企盼著十年,二十年以后,各行各業都有我的學生為祖國建設作出卓越的貢獻,而我能夠站在祖國大地上,默默地為祖國的強盛感到幸福。”她的肺腑之言道出了班主任工作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圖的重要關系,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價值。我邊學、邊做、邊思。下面談談我的體會與做法。
育人要依靠情感
丁榕老師的情感教育是德育過程中最深層的教育。她從情感入手,以無私的奉獻精神,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都傾注在自己的教育事業上。丁榕老師在情感育人中所表現出來的偉大人格力量,使我深受教育。我覺得,老師的愛,與育人的責任是一致。同時,老師期望每個學生成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與老師期望,社會健康發展,有一個美好的前景是一致的。老師對學生的愛奠定了育人的感情基礎。然而,學生對老師的愛,是老師對學生的愛的激發、導引出來的。我真誠地關心、幫助、愛護學生。我認為那是班主任工作份內之事。平常我注意由點及面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學習、紀律等方面的教育,開展了“書面談”,“益言卡”的活動。對個別生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工作。我還從生活上熱心幫助他們。我還從生活上熱心幫助他們。有個女生叫李雪梅,是住校生,身體較弱,有一次她的咽喉部位血管破裂,大口吐血,到醫院醫治后,開始吃不了硬的食物,對她來說這是困難,我從家里給她帶來掛面湯,幫她克服了臨時的困難。有個學生叫李鐵軍,住校生,一次返校后,我發現他沒來上課,就去宿舍找他,他躺在床上說肚子疼,開始他不好意思說,我一問才知道,返校前他母親做了好吃的飯菜,給他帶到學校,留到晚上吃,吃飯時候不餓,睡覺前才吃,一順口,就都吃盡了。弄清了情況,我到校外面的副食店買了一斤果丹皮,他吃了一半,休息了半天,就好了。我班的萬景龍是個內向的學生,住宿生,有一次患感冒沒來上課,我一進他的宿舍,看他躺在床上,地上吐了一大片,我先用掃帚把地掃干凈,用土簸箕撮走,再用墩布擦干凈。跟他一起去醫務室看病拿藥。我看宿舍里的暖瓶空著,又去打了開水。做完了這一切,我才放心地回到辦公室。我想學生的家長把孩子交給了學校,當班主任的就要讓家長放心,擔起關心、愛護他們的責任。有個男生叫李長錄,家住小東莊。當時,他家里有些困難,父親在外工作,母親有病,他和哥哥都在上高中,家里承包了一塊稻田,有一天他跟我請假一天,要去收割稻子,為了不讓他耽誤課,我動員全體男生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幫他家收割稻子,同學們積極響應,都樂意幫這個忙。他回家準備好鐮刀、小推車、繩子,我下班回家,吃了幾口飯也匆匆趕到他家的稻田。大家一起割、捆、扛、運,很快就把幾分地的稻子收割完,并運到了他家的院子里。我發現,事雖小,但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同時,又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素質教育課。
熱愛學生是班主任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也是搞好班工作的保證 。我認為老師對學生的愛應有更多的理性色彩。要愛事業,愛學生,就須投入,就需要奉獻。
育人要講究科學
丁榕老師堅持科學育人,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目的,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懼黑。環境的優劣對人的發展影響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下大力氣搞好班級建設,優化人才發展的外部環境。創造最佳的教育空間。受丁榕老師的啟發,我也進行了摸索與嘗試。
⒈創立健康向上的班級精神
班級精神是指班級全體學生學習、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種觀念匯聚而成的群體意識。這種群體意識一旦形成,對學生就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無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響。而班級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班訓。每屆換新班,我就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形成班訓。如 89屆是:“正直、誠實、上進”;92屆是:“嚴謹、務實、拼搏、奮進”;95屆是:“自尊、自立、自信、自強”。這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會轉化為學生的品格。
⒉建立班級管理服務網絡
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班主任應努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我的原則是讓每個人都有為同學服務的機會,讓每個同學都有一分責任感。除了設常規的班委會、團支部委員之外,還有學習組長、生活組長、板報組長、宿舍長、考勤員、課代表、圖書管理員、籃球隊長、足球隊長等,還沒有職務的要認領負責班上的某一項工作,如衛生掃除用具的整理、窗簾的清洗更換。在觀念上,我們提出職務有大小,責任無輕重,不管負責什么工作都要盡職盡責。
⒊依法治班,紀律嚴明
每屆新班,都要經過全體同學討論,制定詳盡的班級管理規定,而這些規定要涉及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這些規定既全且細,使同學們的行為處處有規范可依,如做值日,什么時間到崗,值日范圍與分工,值日掃除的標準檢查考核及獎懲辦法一應俱全,這些規定,對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⒋教室布置干凈、整潔、有情調
一個人平時可能隨地吐痰,但到了人民大會堂就不可能再隨地吐痰,這是環境對人的作用,我特別重視教室環境布置,桌椅擺放整齊,每天有專門負責擺放的人。要求學生的學習物品要擺放整齊,地面、墻面無灰塵,而且要勤開窗通風,勤灑水、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天值日生要負責全天的教室環境管理。在優美環境的創設與維護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愛整潔、講秩序、做事有條理、講認真的良好習慣和審美修養。
⒌建立信息交互傳輸教育網絡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成長帶來的生理和心理的困惑、學業競爭的壓力、來自社會的干擾、交往中的煩惱,對周圍世界的不理解,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不安,而這種不良情緒具有潛在的破壞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造成學生的行為失控。而班主任往往不能迅速覺察這些潛在的情緒或關注了整體面而忽略了個體,或顧此失彼,尤其是班上的非活躍分子,常被忽略。學生有了這些情緒又苦于無處傾訴和排解,缺乏必要的疏導。班主任雖然可以通過找學生談話了解一些情況,但時間、空間有限,能享受此待遇的學生畢竟是少數。根據這些情況,我采取了“書面談”的方式,架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我提出書面談的內容可以是自己的煩惱,對班級建設的建議,對班主任老師的意見,甚至可以把心理邊不痛快的事用書面談的形式發泄出來。書面談的內容,要求簡短,說明意思即可,也可以寫成幾條,也可以不署名。如果牽扯到個人的秘密,保證不泄露。學生樂于接受書面談的形式,紛紛寫來了書面談。有的學生反映,學生宿舍緊挨著洗手間,室內潮,墻壁滲水。我了解了這個情況,及時去舍管組聯系,最后調換了宿舍,解決了問題,學生們很高興。有的學生對班上自習課部分學生說話,干擾其他同學學習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同學自習課說話屬于無意,沒有聊天,都在討論學習上的問題。應該有人負責提醒,干部輪流值日。班委會采納了這個同學的建議,上自習前,值日干部上前提醒大家:“上課了,請大家安靜。”自從干部做了這項工作,自習課的紀律好起來了。由于我采取了對學生相信、理解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師生之間感情更加融洽。只要班主任老師坦誠對待學生,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是愿意坦露思想的。老師也能及時而且比較自然地給予指導,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我漸漸發現,高中學生思想比較成熟,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有時并不一定要長篇大套的講道理,而且有時學生對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反感。我又想到了一種教育方法,即點撥法,而體現這種教育方法最典型的當屬我的一大創造 益言卡。所謂益言卡,就是把名言警句,或一句簡短的鼓勵、提醒寫在精致的卡片上,送給學生。益言卡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贈送要及時。如一位同學考試失利,心情沮喪,我送他的卡片寫著杜牧的一首詩:“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我們班的軍體委員雖然為籌備運動會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實力有限未能奪得年級冠軍,要強的他心理感到很內疚,我送給他的卡片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一位女生母親突然病故,對她打擊很大。我要想辦法讓她堅強起來,面對現實。我送給她一張益言卡,上面摘錄了別林斯基的一句話,“不幸是人生的大學。”簡短的一句話竟然對她起到了作用。她在寫給我的書面談中寫到:“在此感謝您對我的關心與呵護,我會牢記“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大學”這句話。一定要學有所成。才對得起在“那邊”的媽媽。”高考時,她發揮非常好,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工業大學。益言卡簡明扼要,因其內容多具有哲理性、權威性和啟發性而大受學生歡迎,益言卡十分精美,很多學生將其置于案頭、床頭,時刻激勵自己,甚至一直保留到畢業后參加工作。有的畢業多年仍未忘記當年老師的贈言。后來我又把這種書面聯系方式擴展到任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我根據學生的各科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按照互補性原則編成若干小組,定期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和交際過程中交流思想,取長補短,同時學會交往、合作。這就形成了學生 老師 家長多向交互信息傳輸網絡。這種網絡化管理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關注、關懷,便于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把握教育時機,把學校、家庭聯系在一起,同時可以使學生養成開放的胸襟,合作與交流的習慣,而這正是信息開放的時代所需要的品格,
育人要追求藝術
丁榕老師運用了高超的育人藝術。即采取多樣形式的班會活動、民主化的教育手段,捕捉最佳的教育時機。丁老師育人成功了,同時體現出了她藝術育人的高效率。
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好辦法,我在設計主題教育活動時有兩個系列,一是地域性教育活動。即利用本地區的教育資源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如參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革命傳統教育)、參觀51116部隊和導彈訓練基地(國防教育)參觀燕京啤酒集團(關心改革開放的時代,關注家鄉的發展教育)、去縣光榮院和社區服務中心獻愛心(社會責任感教育)等等,這類活動用學生身邊的、熟悉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顯得更親切、更直觀、更易接受。第二個系列則是針對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活動,也就是:“緣事而發”的教育活動,如我們舉辦過《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要做無私的人,做正直的人,做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的人;我們還舉辦過一次辯論會,辯題是《非高考科目該不該下大力氣學好》,舉辦過《紅燭頌 獻給敬愛的老師》的燭光晚會,舉辦過《自由與紀律》的討論會,這些活動是解決學生成長和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生所需要的,所以大受學生歡迎。
主題教育應力避盲目性和形式化。班主任要把組織和開展活動的權力交給學生,不能大包大攬,學生只是聽命而已,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盡可能地放手,適當地引導,在活動的籌備、組織過程中鍛煉學生。如我曾經組織幾屆學生參觀全國最大的啤酒企業 燕京啤酒股份集團。這樣的活動很容易流于形式而收效不大。所以事前,我要求同學參觀時要認真看,可以采訪集團領導、職工,然后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燕京騰飛的原因是什么?回來后要完成一篇觀后感,而且班上要召開一次專題研討會。這樣一來,就把一次簡單的參觀活動變成了一個系列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讓每個學生切實能從這次活動中受益。最后的研討會開得非常成功,有的同學認為燕京集團的成功在于嚴明的紀律,在參觀中,燕京集團管理的嚴格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同學認為燕京集團的成功在于他們敢于搶占科技制高點,加大產品科技含量,使燕京啤酒以口味獨特贏得了市場,從而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正確;有的同學認為,燕京集團成功在于大膽引進先進的現代企業模式,燕京股票上市,以及她的廣告營銷策略等等,都是可供其他企業借鑒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的潛能被激發出來了,智慧的靈光在閃耀。這次活動使同學們把眼光投入到當今這個熱火朝天的大時代,而不是僅僅局限在小課堂之中,也使他們意識到時代飛速發展對人的能力和素質的更高要求,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教育活動要想取得好效果,就要有針對性,要真正解決學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問題暴露出來了,班主任要帶領學生去思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僅限于告訴學生一個現成的答案。比如到了高二年級,學習更趨緊張,一些學生為了使自己不被別人超過去而變得保守自私,而不愿去幫助別人學習,不愿解答別人的問題,不愿借給別人資料。針對這種情況,我提議開一次班會以討論為主,論題為《競爭與合作》,然后讓學生去準備發言稿,在準備過程中,我找一些學生了解準備情況,給他們提了一些問題,而且我放長了準備時間,兩周后,討論會如期舉行。同學們發言踴躍,有的從中國乒乓隊員流失海外談起,論證對手的強大對自己不是壞事;有的從世界經濟一體化談起,國與國經濟上激烈競爭并不能阻斷他們之間的合作,而只有加強與外界的合作與交流,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有人從水漲才能船高談起,只有集體的實力提高了,個人才能得到更快的發展……坐在講臺下的我激動不已,是學生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成長中的問題。我們不能低估學生的水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這是千真萬確的,而且這才是著眼學生未來發展的教育,人只要能不斷戰勝自我,奇跡便會產生。
當老師的,最高興的莫過于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就。當學生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高高興興走出校門時,也是我最高興的時候,我教的89屆畢業班,高考升學率達95%,有46人考入大學,其中重點大學28人,這一年,我班的陳文昭同學還奪得了順義縣高考狀元,這在我校歷史上還是首次。92屆畢業班,升學率達90%,有40人考入大學,其中重點大學25人,95屆升學率達100%,有47人考入大學,重點大學達36人,這在同類學校中是罕見的。95年,我班的孫杰同學再次奪得順義縣理科高考狀元的桂冠,彭燕輝奪得全縣總分第二。98年我教的班也令人欣慰,在學科競賽中涌現出一大批尖子生。田敬同學在北京市四通杯計算機競賽中獲“四通之星”稱號;賈清宇、吳丹在市化學競賽中獲二等獎。畢業前夕,又傳喜訊,我班王新征同學又獲北京市第二屆胡楚南優秀中學生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全部獎金捐給了本校的貧困生。近年來,我班共有6名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我班有十多名同學擔任校學生干部。98年高考我帶的班又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全班55人其中有50人進了重點大學分數線,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有人說:衡量一位教師的教育效果要看學生走出校門后的情況,這話是非常正確的。從已畢業的學生看,絕大多數表現都很出色,僅以九五屆為例,全班有近一半人在大學中擔任學生干部。八九屆畢業的學生有很多已是本部門的骨干,有的已擔任處級干部。畢業后的學生很多仍然和我有書信來往,他們對中學時期的生活記憶猶新,如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的楊聰毅在信中寫到:“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我們越發感到您在中學時的教育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您那時嚴格要求我們,使我們養成良好習慣讓我們已經受益,且將受益終生。我仍然記得您當年送我的益言卡:‘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它時時提醒我要養成嚴謹的作風,要嚴于律己……”。李志超同學在信中也寫道:“畢業已經兩年多了,但高中時的生活仍歷歷在目,那一次次興趣盎然的活動,您微笑的面容,仍時時出現在記憶中,您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令我們終身感激不盡……”王云龍同學寫道:“我已是一家合資公司的經理助理了,據我所知,咱們班的同學現在工作得都很不錯,這和您當年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如果不是您在我經歷挫折時給予熱情的鼓勵,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的學生成長快些,再快些。禾苗成長需要陽光、雨露,學生的成長需要班主任情感、科學、藝術的良好教育。我要以丁榕老師為榜樣,“提高自身素質,以人格力量育人。”繼續搞好新時期班主任的科研工作,為祖國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工作。
各級領導對我的工作給予了積極的肯定。我多次被評為順義縣先進教育工作者。1997年被評為縣師德標兵,教育系統建功立業競賽標兵。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班主任紫禁杯特等獎。我所帶的班,連年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1992年我帶的高三⑵班還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班集體。我撰寫的德育論文多次在縣、校獲獎,其中《皮克馬力翁效應的嘗試》發表在《北京教育報》上。《益言卡好處多》被收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開啟心靈的鑰匙》一書。當然成績不僅是我個人的,它凝聚著學校領導,科任老師及廣大學生的智慧和汗水。教師的事業是無止境的,我將繼續努力,使我的工作不斷跨入新境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