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3 11:31:51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一、活動由來:
在我們周圍浪費的現象是很多的:水龍頭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里燈火徹夜通明,食堂里吃了一口的飯就倒掉了......嚴重的浪費讓人觸目驚心。很多人把節約掛在嘴邊,但內心深處的節約意識卻非常單薄。于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費現象就產生了。其實減少浪費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隨手關燈、節約用紙等等,都是關鍵在于: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增強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了解浪費現象對生活的影響和危害,培養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三、準備活動:
1.提出主題、確定對象: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學校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很多浪費現象,造成浪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今天讓我們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看看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那么,你準備選擇哪個方面來開展自己的活動呢?讓我們來開展一下討論:提出自己想研究、調查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協調好,組成自己的研究、調查活動小組。
2.制定活動方案:
開展活動可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方案,與小組同學一起圍繞感興趣的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吧。
表1:“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計劃
尋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龍頭空流幾小時,沒人的房間里臺燈開一宿......
活動地點
飯堂(飯館)、自己家、洗手間、學校......
活動方式
發現浪費現象及時制止,并將它們整理好......
時間安排
課余時間。
小組人員與分工
第一組的同學:制止對食物的浪費。第二組的同學:制止對水的浪費。第三組的同學:制止對電的浪費。第四組的同學:制止對用品的浪費。
活動準備
多收集一些關于節約的資料,并多做一些告訴大家節約對自己的好處的宣傳,以減少浪費現象。
備注
自己先做好節約工作,才有資格管別人。
表2:“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紀錄
我們收集了許多節約的資料,將一些只畫了兩筆就不要的紙張回收了起來,送到造紙廠,經過那的職員加工后,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動經歷:
(1)收集文字資料:
根據自己尋找的內容,在網絡上、圖書館里尋找有關浪費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影響的資料。
(2)收集圖片資料:
在學校和家庭拍攝一些同學家長浪費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飯后的餐盆,教室里的廢紙簍等。
(3)統計與調查:
知道自己家、學校等的用水情況、用電情況;了解班級同學使用文具的情況......
(4)采訪:
向父母了解家庭的開銷狀況,知道哪些開銷是可以節約的。向同學了解平常的學習開銷狀況等。
四、活動總結、匯報展示:
1交流、匯報社會上,學校里,家庭里的浪費現象帶來的嚴重后果費。
(教師補充相關圖文資料,擴展學生的視野。)
2交流、匯報人們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費現象。
教師補充相關情況,便于學生對比了解。
3交流、匯報調查浪費現象后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的節約感受。
教師補充學生認識的不足之處。
4展示學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過程及活動成果,讓學生知道節約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5節約技能大擂臺:節約技能比賽、節約“金點子”設計、節約口號宣傳。
教師出示一些節約“金點子”、節約口號,拓寬學生的思路
6收獲體會:
談談自己的親身體驗、收獲與體會。
四年三班身邊浪費調查體會
何子平
上個學期,老師讓做了一個“身邊浪費現象調查”的手抄報。我調查到了一些資料,結果表示,我們身邊的浪費行為很大,比如:不吃完糧食,本子沒用完就扔,書皮也要每學期就換等等等等。
我對此非常吃驚,因為地球上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比如說樹:森林具備著凈化空氣、吸煙滯塵、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美化環境、減弱噪音等功能。一萬平方米的森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放出氧氣730千克,凈化空氣1.8億立方米;一年可吸收50~70噸塵土;使太陽的有害影響縮小到十分之一,使噪音降低百分之二十六。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卻對森林無節制地砍伐,加上戰爭和自然災害,使森林橫遭破壞,使其面積由800萬平方千米銳減為現在的280萬平方千米。也就是說,森林已被割掉了三分之二,而且森林目前每年以20萬平方千米的數量消失。
紙是樹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節約用紙,還有節約用電、水、煤氣、石油等資源。所以,我制定了幾條節約小方法:
1:日歷、雜志等紙質好的紙,可以用來包書皮,而且書皮也不要每次都換,等到用壞了再換。
2:打印錯的紙、一些作業本沒用完的,可以用來做草稿紙。
3:一些日歷紙(很小又很硬,包不了書皮的)可以剪成一塊塊,涂上顏色,可以做書簽。
4:打印盡量打雙面。
5:走到哪個房間,就開哪個房間的燈,不在那個房間,就把燈關了。
6:電視、電腦不用的時候就關掉,如果電腦正在下載東西,不能關,就把電腦屏幕關掉。
7:鉛筆有的就盡量用完,如果實在是沒有用,那就支援災區吧。
8:買鉛筆盡量買環保型(報紙卷制)。
9: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來澆花。
10:洗臉、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
這就是我的節約小方法,我以后一定要按這些做,我想以后一定能節約的。
“身邊浪費現象調查”體會
張智嘉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發現到人們的環保意識還很薄弱,資源正在不斷地減少,我們應該意識到節約是很重要的。
在我們生活當中,往往會忽略許多浪費現象:水龍頭空流好幾個小時、沒人的房間日光燈開一宿、一張白紙畫幾下就隨手扔掉、本子還沒用完就丟掉、新買的筆寫了一兩個字就扔掉了、飯菜吃幾口就倒掉了......
調查中,我們使用圖片、數字、數據反映身邊的浪費現象。這些浪費現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從而喚起節約的意識,培養節約資源的好習慣。生活中,我們要自覺節約用水,用后馬上擰緊水龍頭,還要做到一水多用。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滴水,還要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知識,通過一些有效的辦法減少身邊的浪費現象。
讓大家共同努力,愛惜有限資源!
我身邊的浪費現象
洪曉婧
浪費現象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我們來談談吧!
首先,從水資源說起,有些同學讓飲水機的水嘩嘩地流,有些同學在飲水機裝熱水時,把冷水放掉很多。還有紙張,隨時可以看到有些人在街上亂派廣告,多數都是看都沒看就扔掉的,扔得滿地都是紙張。還有典型的“牛皮癬”,在樹上、墻上到處都貼滿了辦證、治病、買飛機票什么的,好亂啊!
還有,出現最多的還是浪費糧食。有些同學偏食,不想吃時,碗里不剩大半飯菜,也不心痛就倒到垃圾桶里,真是太浪費了!
我們身邊的浪費現象實在是太多了,說也說不完。
浪費現象的研究
何敏宜
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費水習慣很多。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先洗土豆、胡蘿卜后再削皮;沖洗后再摘擇蔬菜;用水期間去開門、接電話、換電視頻道不關水龍頭;停水時忘關龍頭,來水時水流沒人管;洗手、刷牙、洗臉時不關水龍頭。
在學校里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沒用完的紙被學生扔掉,隨便撕紙玩,在課桌上切橡皮玩,掉在地上的筆沒人認領,自帶的水沒喝完就倒掉,有時還玩水......,
在生活中,在學校里,在什么地方都會有“浪費”。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浪費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創造一個什么也不缺的城市、創造一個什么也不缺的校園!
7教師補充、小結:
教師肯定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的表現,指出學生進一步行動的方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