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四年級語文教案——《 伸出愛的手──走進殘疾人》教學設計及評析

2009-08-03 11:30:12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殘疾人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及他們身殘志堅的精神。

  2.通過“查、說、看、議、找、想、演”等活動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心,樹立關愛殘疾人的思想。

  3.通過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前期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現象、社會中的人、事、物等的觀察力、社會交往能力、主動獲取資料的能力。

  【設計思路】

  殘疾人是社會生活中的弱勢群體,需要人們去了解、理解他們,更需要全社會的人去關愛他們。所以,我們在把握本課題“走近殘疾人”題義時,重點抓住“走近”二字,課程目標鎖定在:“了解殘疾人、理解殘疾人、關愛殘疾人”這三個環節上。

  通過引導學生去調查、訪問有關殘疾人的事例,并讓他們去親身體驗等活動方式,讓學生首先了解殘疾人,進而去理解殘疾人在生活中的諸多不方便及通過典型的中外殘疾人事例,說明殘疾人:常人能做到的或做不到的,他們也能做到。他們身上體現的身殘志堅的品質和精神力量,值得大家學習。通過體驗,使學生感受到殘疾人不容易、不方便,但是,他們也有生存的尊嚴和權利,進而讓學生自覺地去關愛殘疾人──關愛殘疾人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本課主要從四個環節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引導。全課以“了解──理解──關愛”殘疾人為主線,以真生活才會有真教育為目的。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了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體驗“準生活”,甚至嘗試“真生活”──三個體驗活動,教學沒有造作,沒有“假生活”,體現了“真”讓學生成為志愿者,并宣誓,體現了“善”,達到了德育目標。

  【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福建省三明市中心,學生大都是機關干部孩子且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孩子中突出存在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狀況,不懂得關心人,缺乏關心愛護弱勢群體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布置學生收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典型事跡。

  2.布置學生調查了解社會關心愛護殘疾人的具體事例。

  【活動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課題

  1.出示關于中國參加第十二屆殘奧會情況的報道(圖片及報道)。

  師:大家知道奧運會嗎?知道殘奧會嗎?

  2.生自由發表感受,師導入課題。

  師:殘疾人是我們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語言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殘疾人,走近殘疾人。

  3.生講述收集的古今中外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

  師:大家是否知道一些殘疾人的故事呢?誰能簡練地做一個介紹?

  4.師出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并和生共同交流。

  5.欣賞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師:好聽嗎?這首交響曲反映了不屈服于命運,百折不撓,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

  師:聽了這么多殘疾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殘疾人有一種怎樣的精神呢?請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6.生簡要匯報。

  師小結:殘疾人雖然在生理上有缺陷,但他們殘疾而不殘廢,同樣具有奮發圖強、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不同的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二、親身體驗、引起共鳴

  師:殘疾人在生活中的情況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體驗殘疾人,在體驗中進一步地理解他們。

  1.體驗活動。

  (1)體驗盲人。

  師:同學們,現在有幾位盲人將要尋找自己的座位,請大家暫時不要幫助他們,認真地觀察,用心體會他們的感覺。

  (訪問小結)

  (2)體驗聾啞人。

  師:現在幾位聾啞人要傳遞一句話,可是他們說不出話,也聽不到聲音,只能用手勢和表情來表示,讓我們一起用心觀察和體會。

  (訪問小結)

  (3)體驗殘肢人

  師:接下來,老師和大家一起體驗殘肢人,要求每個人把一只手插進褲袋里不許抽出來,用另外一只手來穿好衣服。

  (訪問小結)

  2.師小結。

  在實際生活中,殘疾人面臨著許多的不方便,正常人看來輕而易舉的事情,他們卻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三、行為辨析、加深理解

  1.生談自己熟悉的殘疾人或所遇到的殘疾人,說出經歷及感受。

  師: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沒有遇到過殘疾人,和他們交流過呢?誰來談談自己的親身經歷?

  (你是怎么做的呢?)

  2.行為辨析,他們做的對不對?

  師小結:殘疾人也是人,和我們一樣,他們也有生命的權利和尊嚴,所以我們首先要尊重他們,把他們當作正常人一樣交往,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雙手,去關心和愛護他們。

  四、升華認識、明理導行

  1.生談學習本課的體會。

  師: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法?今后要怎么做呢?誰愿意談談?

  2.師生交流。

  國家和社會為殘疾人所做的工作。

  (法律、科技、公共設施)

  3.奇思妙想。

  師:你們想不想為殘疾人做點實事呢?現在就請大家當一回小科學家,想一想今后可以為殘疾人發明一些什么呢?請各小組討論討論,比比看,哪組的點子最好!

  師:大家的想法真好!希望這些美妙的想法早日實現,使殘疾人們過得越來越好!

  4.出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引導認識并理解含義。

  師:青年志愿者們無私地為社會奉獻,為他人服務,做了許許多多有益的事情。大家愿不愿意像他們一樣呢?

  師:太好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成為一名小小志愿者,一起在中國青年志愿者的標志下宣誓,好嗎?

  5.在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下宣誓。

  師: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大家一定能獻出愛心,去幫助殘疾人,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請把你們的做法告訴我,讓我為你們高興!我的聯絡方法是......

  (課件出示聯絡方法)

  【教學點評】

  《伸出愛的手──走進殘疾人》這一主題活動的選擇與開展──真實、生動、寓教于樂,完全符合品德與社會課標的要求,整堂課以“了解──理解──關愛”殘疾人為主線,層層遞進,充分體現了品德要源于生活、指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精神,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立足生活──選材貼近學生的生活,達到品德源于生活的目的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型課程,強調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作為活動主題。它強調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學校的局限,在空間上,向學生真實的生活延伸。本課以“殘奧”導課──“中國金牌總數第一名”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有感殘疾人“身殘志堅”,進而對殘疾人產生敬畏感,實現讓學生了解殘疾人的目標。

  二、立足自主──靈活選擇活動方式,體現自主、合作、開放特征

  在活動方式的選擇上,主要是學生的自主性,通過“三個游戲”的情境模擬,令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通過實景表演,使學生身臨其境,以實現“身歷──體驗──悟理──導行”的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不同的殘疾人在生活中的“看不到、聽不到、說不出、不方便......”生活像常人一樣──“難”!這是一次有益的生活經歷,讓學生在思維上形成記憶──理解殘疾人,進而為學生形成關愛殘疾人的責任和義務創設可能。

  三、立足實踐──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實現導行明理之目的

  在升華認識上,先讓學生談體驗感受,說出真實感覺──殘疾人要像常人一樣生活──“難”,教師及時出示四幅動畫──生活常態中存在的的問題。讓學生檢視自我,糾正偏差、堅持正義,增強社會責任感,完成了道德不是上帝創造出來的,而是人為的,最終是為人服務的目的。最后以“青年志愿者”的要求,鼓勵學生要成為“小小志愿者”去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體現了“善”,達到了德育目標,使學生在鏗鏹有力的宣誓活動中得到發展。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东光县| 商河县| 昔阳县| 江都市| 临夏县| 南华县| 清徐县| 双辽市| 大兴区| 元阳县| 汉源县| 民勤县| 邵阳县| 南安市| 田林县| 巴彦县| 茌平县| 盐池县| 德阳市| 寻甸| 灵山县| 广汉市| 平顶山市| 定西市| 酒泉市| 静乐县| 陵川县| 陇西县| 泸定县| 白山市| 屏东市| 诸城市| 海晏县| 中牟县| 丰县| 西贡区| 盐边县| 达日县| 竹北市|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