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有關“升與毫升的認識”的課堂處理

2009-07-22 23:02:46     

  話題1 有關“升與毫升的認識”的課堂處理

  本次研討中,我們提供了《升與毫升的認識》一課中,一位老師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教學片段和大家交流,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案例。

  認識了本節課主要學習的兩個計量單位“升和毫升”以后,老師向學生詢問還有什么問題嗎?一個學生提出了下面的問題。

  學生1:1毫升等于多少克?

  老師:(猶豫了一下)我舉個例子吧,1小時等于多少米?(學生笑)

  學生2:時間單位不能與長度單位相等。毫升是容積單位,克是質量單位,它們是不能相等的。

  老師:(對學生2)你說得真好!(對學生1)你理解了嗎?

  學生1:(有些茫然)點點頭。

  對于上面教師的做法,大家踴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數的老師認為教師的做法欠妥當,既可能挫傷了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大家認為毫升(容積)與克(質量)是有關系的,老師的舉例不太恰當。進一步,不少老師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現在摘要主要建議如下,供大家分享:

  建議1 表揚學生的創意,鼓勵以后研究

  在<<升與毫升的認識>>中,我認為當學生提出"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問題時,老師那樣回答是不好的,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及創造性.應該告訴學生你的想法很有創意,只不過現在的知識范圍不能解答,只要好好學習,不久的將來就知道了;或者告訴學生下一節課老師想辦法答復你.

  我認為這樣回答比較好:“你的問題很有創意,說明你很會開動腦筋,這兩種單位在具體指某一種溶液時,只要知道他的密度是可以計算的,但我們現在還不行,因為我們的知識結構還達不到,只要你用心學習,不久你就會找到答案。”這樣回答我想學生就不會茫然,他的探究欲望也受到了保護。觀點對否?望大家指導!

  建議2 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疑惑

  關于學生“1毫升等于多少克?”疑問的解答,對于李老師的回答我感覺有點不妥。當然不同的計量單位不能進行比較這一點不容置疑,但學生的問題我感覺并非是在拿“毫升”和“克”進行比較,我感覺學生是在問老師1毫升的液體(多指水)重多少克,只是這位學生的表達方式不對。所以,對于李老師的回答學生是疑惑的點了點頭(可能是出于對老師的崇拜或迫于老師的權威),如果這時老師對這位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加以指導,告訴他“不能說1毫升等于多少克,因為單位不同不能進行比較,但可以說1毫升的水大約重1克”,這時我想學生會會心的點點頭,決不會心存疑惑,以后他也不會再去問老師“1毫升等于多少克?”這是我本人的一點看法,不知是否妥當。

  建議3 舉例說明二者之間的聯系

  我認為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很有價值!雖然“毫升”與“克”表示的是物體不同的計量單位,但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毫升的水、1毫升的油等各有多少克,讓學生從中發現不同的液體1毫升的質量也不同!

  建議4 將課堂向課外延伸

  在《升與毫升的認識》中,如果老師真的不知道,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或留成課下作業,學生可發揮主動性,課下去探討,在液體時1毫升水的質量就是1克。

  毫升與克之間在一定條件下是有關聯的,可以引導學生查找課外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我覺得教師處理這個問題還有所欠妥,毫升是容積單位,容積是表示容器中液體的體積,體積是有質量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例,如:一瓶油,有些是寫2000克,有些是寫2150毫升,不同液體有不同的質量,水的質量是一升(一立方分米)是一千克。毫升和克沒有直接關系,但有間接關系,是可以換算的,老師用“1小時等于多少米”說明問題是不恰當的。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回家查看一下資料,這樣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又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不是一舉兩得。

  我覺得案例《升和毫升》中的一個學生聽了老師和學生的解釋后很茫然,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讓學生親自到商場去看一看,仔細觀察毫升與克到底有沒有關系,讓他自己尋找答案。

  建議5 鼓勵學生就此開展實驗和探索

  這是一個課堂生成問題,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個問題讓學生活動起來,討論明白這個問題的完整性,明白毫升、克各是什么單位,然后對這兩種單位之間是怎樣聯系的問題展開實驗:如1毫升的水是幾克;1毫升的油是幾克。

  我們的感受:

  從老師們對案例的分析來看,大部分老師認為案例中老師的處理是欠妥當的,首先應該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到毫升與克是兩個有聯系的計量單位.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老師通過分析學生的發言,走進學生的心理,理解到學生所要說明并不是簡單的“不同單位”之間的比較問題,而是來源于學生的一種生活認識和積累,這樣的認識和積累對于孩子來說是很了不起的,能夠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思考提出來更是難能可貴的,作為教師要注意呵護的是孩子觀察生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呵護的本身為學生的進一步深入思考提供條件。

  另外,還有的老師針對學生的課上發言,談到了課堂的生成問題。對于生成我們要寬容地接納,理智的篩選并機智地解決,所以我們的老師也談到了,將本課的知識向課外延伸,還給孩子更多的探索、思考、交流的空間。

  總之,營造一種共同探索的氛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給學生思考發言的機會,是我們教師要想到的,并是要努力做到的。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沅江市| 汤原县| 汽车| 白城市| 古田县| 汉川市| 望城县| 禹城市| 宁强县| 明光市| 惠安县| 崇礼县| 容城县| 遂川县| 仲巴县| 安多县| 渭南市| 拜泉县| 武鸣县| 凤山县| 密云县| 民勤县| 伊宁市| 洛宁县| 威远县| 师宗县| 榆树市| 武义县| 会理县| 宁德市| 尉犁县| 镇雄县| 栖霞市| 哈巴河县| 莱西市| 固原市| 浦江县| 泰宁县| 瓦房店市|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