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9:12:42
教學內容:P:18--19
教學目標:
1、知道量角器是統一量角的工具,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2、知道三角板上三個角的具體度數,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內角和
3、鍛煉學生的動手測量能力
教學重點:會用量角器進行測量
教學難點:正確讀懂內圈和外圈的數據
教學準備:量角器、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的課上我們又認識了角,知道角按大小分,可以分成哪幾類?
(直角、銳角、鈍角)
結合畫角,再提醒:角的邊是射線
(先畫一條邊,在把尺放上去的時候,引導學生發現:如果向不同的方向畫,可以分別得到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畫另一條邊,成一個鈍角)
這個鈍角有多大?誰能說一說。
(估計學生會說到它比直角大,或者說成它是一個直角加一個銳角……)
指出:這種說法只能是大概地說出了這個角的大小,那我要比較精確地知道它的大小,應該怎么做呢?
二、認識量角器
觀察量角器,你發現了什么?
1、它是一個半圓
2、有很多的數。數一數:0、10、20、30……180
有幾個0~180?再指著數一數。
指出:有2個0~180,一個在外面,叫外圈,還有一個在里面,叫內圈
3、下面有一條平的線
指出:這條平的線,它分別都指著0,叫0刻度線
最中間的是一條豎的線與0刻度線相交,那個點叫中心點
4、在這個半圓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刻度
指出:把半圓分成180等份,因為數據太多了,不能全部標出來,所以只標了整十數,每一小格就表示其中的1小份,即1o
“度”是計量角的單位,用符號“o”表示。
5、看書,了解1度的角是怎么量出來的,有多大。
6、在量角器上,從右邊起,依次找出0 o、20 o、90 o、135 o、180 o的刻度線。再從左邊起,依次找出這些度數的刻度線。
三、學習用量角器
1、照樣子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數
注意看懂量的方法:中心點對準頂點,一條邊對準0刻度線;要看清楚0在內還是在外,然后順著看下去,看另一條邊對準的刻度是多少
自己用量角器量一量,量完之后再轉個角度試一試
兩種方法測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測量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一條邊對準0刻度線,再看另一條邊。
所不同的是,一個看的是外圈另一個看的是內圈。)
如果有學生內外圈看錯了,導致結果是100多度的話,可以問:誰有辦法證明他的測量有問題?
(圖上畫的是一個銳角,應該小于90度。)
四、練習:
1、量出下面每個角的度數
注意巡視,指導一些有困難的學生。
還要引導學生養成習慣,把測量的結果與估計的結果比一比,以防止內外圈看錯的現象。
也可以量還之后,再換一個角度再量,以數量測量的方法
2、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尺上每個角的度數
可以引導學生先量一量其中直角的度數,記住直角是90 o
再依次量剩下的角。
在量第二塊三角板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猜一猜:另兩個角大小一樣嗎?再量得以驗證。
全部數據出來之后,,讓學生算一算:每塊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加起來,和是多少?
你發現了什么?
3、(習題3)下面三個角的大小一樣嗎?先估計一下,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你發現了什么?
(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只和邊*開的大小有關系)
五、全課總結
說說你這課的收獲,以及要注意的問題
課前反思:
角的測量向來是老師覺得很簡單,學生有時困難重重。
本課從復習角的分類開始,讓學生估計角有多大,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認識測量角的量角器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教學時要讓每個學生都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知道量角器上的形狀是半圓,圓上的內外刻度,分別數一數,內圈和外圈的刻度和數時的順序。半圓的中心點、半圓上的那條水平直線。測量角是本課的難點,由于角的大小,邊的長短,角的方向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學時除了講解一般的角的量法,還要采用變式,測量不同樣子的角。個別學生必須采用“手把手”的方法教。
教后反思:
本課主要是教授學生怎樣來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度數。我想讓學生觀察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構造。讓學生先自己試著來測量角的度數,出現了許多問題,之后再針對問題講解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步驟。但,從作業中還是反映出學生還有一部分人未真正掌握方法,特別是測量的度數不是整度數。
教后反思:
量角器的認識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而運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度數確實難度不小,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出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角讓學生到黑板上測量,著重訓練量角四步曲:(1)頂點和中心點重合,(2)角的一條邊和0刻度線重合,(3)從0度開始數一數,看另一邊在什么刻度上。(4)確認自己所量出的角是否符合實際(看一看屬于直角、銳角、還是鈍角)
本課問題出在:測量書本上的角,學生有時無法將量角器放平;測量三角形等圖形上的角,由于不是水平位置,部分學生顯得不知所措。(3)我們使用學具盒中量角器,刻度較模糊尤其不是整刻度的角,學生不知如何判斷。
教后反思:
角的度量看似簡單,其實學生并不容易掌握,一是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二是學生缺乏耐心。量角的三步,學生往往顧此失彼。注意了中心點又望記0刻度,個別學生量角器在所量角的外面。總之第一教時不懂的學生有一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