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6:12:51
練習目標:
1、檢測學生是否會結合生活情境,判斷在同一平面上的兩條直線的的位置關系: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知道點到直線的距離。
2、檢測學生是否會用直尺、三角板工具畫平行線、垂線,是否會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3、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檢測學生混合運算的計算的正確率。
練習內容:
一、計算下面各題:
260+650÷13 (713-635)×20 936÷(12×6)
480÷(152-56) 580-260+70 525÷25×29
二、用不同的顏色的水彩筆在每個圖形中畫出一組互相平行的線段和一組互相垂直的線段。
三、下面每組的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在下面畫“√“是互相平行的畫○。
四、在點子圖上分別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和兩條互相平行的線段。
五、下面每個圖形中有幾組互相垂直的線段?填在()里
六、下面每個圖形中有幾組互相平行的線段?填在( )里。
七、經過A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八、分別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平行線和一條垂線。
九、經過A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
十、解決實際問題。
思考題
考前思考:
本單元是考學生的幾何的理解能力和空間的想象力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總體感覺學生掌握不夠理想具體表現在:
1、畫平行線和垂線尺的運用不夠到位,尺的擺放不夠正確,畫線只是大約;感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差。
2、要求畫完垂線要標上直角符號的都要忘記;情感與態度方面有待訓練。
3、練習中審題不夠認真兩個要求的只看一個。
4、本單元的概念也要加強記和理解。
一、評價總體情況:
本次單元測試情況總體較好沒有不及格。1班合格率為100%,優秀率為88%,,滿分學生有11人最底分68分;5班合格率為100%,優秀率為94%。最低分66分,滿分學生有16人。本單元分成兩大部分:一是計算類,二是畫圖題。
二、具體情況分析:
1、在點子圖上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和兩條互相平行的線段。
有學生畫兩條去畫兩組,概念有點含糊。
2、過直線上、直線外的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
畫平行線,是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而畫垂線,是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的。
3、運用距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從河流一邊的A點架一座橋到對岸,怎樣架橋最合適?再下面的圖中畫一畫。
A .
此題即為過點A作對面直線的垂直線段。
三、解決問題措施:
1、平時還未養成細心、嚴謹的學習習慣,做題略顯浮躁。以后應加強這方力度。
2、加強后進生的輔導,讓他們學會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方法。
3、在平時的學習中更多地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逐漸培養學生解決比較復雜問題的能力
基本情況:
全班現在50人,本次練習滿分12人,最低分為73分。合格率100%,優秀率70%。本單元練習分成兩大類,一是計算類,二是作圖類。
存在問題:
1、計算部分中學生錯的主要問題依舊是計算沒有過關。尤其是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錯誤率高,例如一個因數是整十數相乘以后忘寫0的;也有個別學生運算順序出現錯誤的。
2、在實際畫面中尋找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線段,學生的態度出現問題,很多同學都是因為畫線時不夠嚴謹,隨手亂畫導致扣分。
3、在畫平行線和畫垂線的過程中,仍有三四名學生忘記標垂足的。
4、解決實際問題掌握得最差,學生常常心中明白是過這點畫出對岸的垂線,但是三角板的白放,垂足標在哪里有存在問題。
5、思考題中學生對圖中的線段的認識不同,得到平行線的組數也就不同。
改進措施:
1、本單元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學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具體操作起來,要畫對,化美,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2、繼續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手把手地指導學生。
3、依舊要密切家校聯系,讓家長和老師形成合力。
一、整體情況:
本次單元測試3班合格率為100%,優秀率為82%。最低分76分,滿分學生有12人;4班合格率為100%,優秀率為72%。最低分61分,滿分學生有3人。本次單元練習分成兩大類,一是計算類,二是作圖類。
二、具體情況:
1、第一部分計算類,還是有許多學生沒有過關。特別是兩位數乘兩位數。
2、還是有些學生在畫垂直時沒有標直角符號。
3、學生練習的態度不夠認真,4班有名同學在做第三大題:下面每組的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在下面畫“√”是互相平行的畫“○”。把兩個符號都搞錯了,結果全是錯的。可見練習態度很不好。
4、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不是很好,特別是畫垂線時,無法正確畫出或是畫的不標準。
5、思考題中學生對圖中的線段的認識不同,得到平行線的組數也就不同。
三、改進措施
1、一方面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肯定,另一方面,繼續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防止學生因有進步而自我滿足,產生驕傲情緒。
2、利用自習適當補充計算習題,提高計算能力。
3、加大個別輔導的力度,努力使每個學生不掉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