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5:01:55
【教學內容】國標本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79~8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猜想、驗證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體會等可能性和游戲規則公平性的關聯。
2、在活動中正確運用可能性的知識理解和辨別活動的公平性,初步學會設計簡單游戲的公平規則。
3、在游戲交流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疑。
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先來玩一個摸球的游戲吧。在這個不透明的小包里放了黃球和白球(6黃1白),每次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黃球算老師贏,摸到白球算同學們贏。如果是我贏了,大家為我鼓鼓掌。如果是你們贏了,我為你們鼓掌。
(摸球結果老師贏的次數明顯多些)
師:老師今天“贏”得真爽啊!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W生提出種種猜想:有人說老師作弊;有人說袋子里肯定是黃球多白球少;還有人說袋子里全是白球……)
師:大家都對袋子里面放球情況產生責疑,那我們就來看看袋子里到底是怎么裝球的吧。(將包中球倒出)6黃1白,玩這樣的游戲,公平嗎?(板書:公平 ?)為什么?
板書:可能性不等,不公平
【評析:教學從摸球游戲開始,起點低,趣味濃。通過“執果索因”對游戲的公平性產生疑問,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并誘使學生進入“不公平原因”的深層次思考,將“可能性”與“公平性”進行了恰到好處的勾連,為“公平性”教學展開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釋疑猜想。
師:不公平的游戲肯定有人占便宜,有人吃虧。剛才的游戲就是老師占便宜了,同學們吃虧了。真不好意思!如果讓你來給袋子里放球,你覺得怎樣放,咱們玩起來才公平(板書:公平 。
。▽W生提出設想,教師可以適當板書)
師:同學們的想法老師看明白了,就是袋中這白球、黃球的個數要——(一樣多)。這是為什么呢?
。ò鍟 可能性相等,公平。
【評析:從“不公平”走向“公平”是課始游戲的后續,也是本課教學的核心。借助于學生在三年級學習到的“可能性大小”、“等可能性”等基礎,讓學生自主提出“公平摸球”的設想,體現了教學的基礎性、整體性和開放性,也引向了“可能性相等,游戲就公平”的教學重點研究!
三、操作驗證。
師:大家提出的設想很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讓大家也來做一次摸球游戲吧。
(課件展示:小組合作要求)
。ɑ顒咏Y束,各小組匯報,教師板書各個小組活動結果)
師:觀察一下研究結果,在白球和黃球個數相等的情況下,雖然也有輸贏,但是摸到黃球和白球的次數非常接近。
師:是啊,游戲的魅力就在于此,游戲規則公平了,表示雙方贏的機會是均等的,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輸贏大家都能接受了!像這種對事情公平情況的判斷,在數學上我們稱作“公平性”。(板書完整課題:公平性)
【評析:“可能性相等,游戲就公平”這是學生在已有活動經驗上的一種直覺判斷,但沒有深刻的認識基礎。“摸球”操作活動既是一個加深認識的過程,也是從一個側面更好的理解:游戲規則與游戲過程的公平條件下,分出的勝負才是公平的,游戲的魅力就在于此,公平性研究的價值也就在于此!
四、學以致用。
1、拓展練習(圖略)
評點指出:此題要看口袋里紅球和黃球的個數是否相同,也就是摸到紅球和黃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然后追問:⑵、⑷袋中的球做怎樣的調整,也可以用來進行摸球游戲呢?
2、綜合練習
師:在摸球的游戲中要講究公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考慮公平性問題?
。▽W生舉例,老師適當點評,然后播放足球比賽開始前拋硬幣決定、乒乓球比賽前通過猜球確定誰先發球等鏡頭,增強學生的理解。)
師:方方和圓圓都非常喜愛看《小豬稀里呼!愤@本書,他們好不容易才借到了一本。誰先看這本書呢?你們能幫他們想出一些公平游戲的方法來確定嗎?
。▽W生自由討論,然后交流提出的設想)
師:方方和圓圓也想到了四種玩法,大伙兒來做個裁判,看看哪些方法可以供他們使用。
、 轉轉盤 ② 劃拳頭
、 拋硬幣 ④ 擲骰子
。“擲骰子”練習完成后,讓大家討論:可以怎樣來設計公平的“擲骰子”游戲規則?看誰提出的方法多。
【評析:以一個故事情節將綜合練習串聯起來,使得課堂簡約而又精煉。練習中,既注重了素材的多樣性,又注重了學生對“公平性”的理解和解釋運用;既注重學生提出合理化建議,又提供一些研究素材,活化了學習內容,保證了學習效果!
五、全課小結。(略)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