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不掉的罪惡!盜墓案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8 22:05:58

拿破侖遠征埃及和《埃及記述》等書的先后出版,引燃了異乎尋常的埃及熱,來自法國、德國、英國、瑞士的著名旅行家,相繼來到埃及,今天的人很難想像其風靡程度。對埃及的狂熱也產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后遺癥:盜竊文物。盜墓行徑在埃及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埃及人又是如何對盜墓賊進行審判的?
可以說,盜墓行徑在古埃及歷史中一直長盛不衰,它的歷史與金字塔一樣久遠。盜墓活動的高峰出現在古王國第十二王朝(前2000前1786)時期。那時,獨裁的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以后的西索斯一世、二世的有力統治已告結束,后來的九位國王的名字雖然都叫做拉美西斯,卻都是有名無實的。他們治國無方,國家經常受到威脅,國內政治腐敗,賄賂貪污之風盛行,這給盜墓者創造了良好的發財機運。當時,陵園警衛和教士勾結,墓地監督和當地州長勾結,就連保衛王陵機構的最高長官,西底比斯市市長都和盜墓犯私下來往,可見當時盜墓活動的猖獗。難道當時沒有人管一管嗎?盜墓者真的可以逍遙法外嗎?拉美西斯九世(前1142前1123)以后的紙草文獻中對此有所描述,它記述了三千年前審判盜墓案的情況,這在今天看來幾乎是離奇的。整個事件的經過和偵破非常像一件現代的犯罪案件。從保存至今的紙莎草紙案卷上,我們還可以得知審判此一案件的經過與細節。
那里,底比斯市西岸發生了大規模盜墓活動。由底比斯政府任命的調查委員會,先徹查所有的王室陵墓,發現:“太陽神之子塞貝克姆薩 夫(約前1700 年) 的金字塔陵墓,被盜賊闖入。竊賊挖了一條隧道,從圖特摩斯三世的谷倉視察員納巴穆恩墳墓的外廳,直挖過來。國王的墓室里不見了遺體,王后努布卡斯的墓室也一樣。”路易十四時代,為了豐富博物館的收藏,西方各國紛紛加入對埃及文物的掠奪。這是當初一位尋寶者其后游記中的記敘:“??打開棺木后,我感到很失望,我們沒有發現任何奇特的東西,于是就把它原封不動留在那里了。”調查中指控了一批盜賊,包括一大群墓地管理處的工人和小職員。他們被逮捕并帶上法庭,發誓說實話,否則就“ 被割掉鼻子和耳朵,或者處死”。
其中一人招認:“我們打開了棺 材,揭去了覆蓋,看到這位國王那莊嚴的木乃伊??頸部戴著一串金制的護身符和許多飾物,頭上戴著金面罩。這位國王莊嚴的木乃伊通身蓋著黃金。覆蓋物里外都是金銀編制的,并且鑲嵌著各種寶石。我們剝下這尊神圣莊嚴的木乃伊身上的金衣,取下他頸上的金護身符和飾物,揭走覆蓋的金被。我們還找到了國王的妻子,并把她的木乃伊身上的東西照樣剝光。我們還找到了殉葬的金瓶、銀瓶和鋼瓶,也統統偷走。我們把從這兩位神圣木乃伊身上取到的護身符、飾物、覆蓋和一切都分成了八份。”八個竊賊中有五個人的姓名存留至今,他們是石工阿比、技工伊拉門、農民阿門農海布、運水工卡姆維斯和黑奴坦內菲爾。可在這次審判以前盜墓者都沒有姓名,這時他們忽然變成有名有姓的活人了, 不能不讓人驚詫。案件筆錄的結論是: “他們的案子和判決都正式記錄下來呈送法老。”因為只有法老能宣判死刑,記載這類案件的紙莎草紙都長達數公尺。但保存下來的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由此可見劫掠古墓的行為有多普遍,同時也說明了王室陵墓陪葬品之豐富。這一點,在1922年第18王朝法老圖特卡蒙(約前1333 前1323年在位)陵墓被發現時,獲得證實。由埃及人自己帶頭展開的盜竊行為,在羅馬和拜占庭皇帝治下繼續進行。這些皇帝從埃及劫走了許多紀念碑、方尖碑、斯芬克斯人面獸身像和各種雕像,拿來裝飾首都羅馬和君士坦丁堡;或者像羅馬皇帝哈德良和戴克里先(243-313)那樣,干脆用來裝飾自己的別墅。波斯國王從神廟里奪走雕像,則是更早以前的事了。
埃及人代代口耳相傳:神廟中藏有財寶,墳墓里有豐富的陪葬品。后來,科普特人卻把神廟改成教會,修道士占領了石墓,毀損了浮雕和繪畫。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劫掠。16世紀以前,在業已信奉伊斯蘭教的埃 及,出現了一本以阿拉伯文撰寫的巫術書,名為《藏珠之書:藏寶挖掘指南》。此書詳列了各個寶物埋藏地點,細說各種瞞騙寶物守護神的巧妙巫術,以便把寶物占為己有。
埃及的尋寶者日漸增多,到14世紀時竟已被視作一種“工匠”,成為一種行業。20 世紀初,這本巫術書仍然到處流傳,開羅博物館的館長在1900年時說:“戰爭和漫長的歲月所毀掉的文物,比不上這一本書的罪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