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祖的繼承人是誰
來源:網絡 2009-07-07 16:43:29

西夏國奠基者李繼遷在進攻西涼府時中箭,死后謐號夏太祖。他的繼承人是誰?有兩種說法:
西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羌族的一支黨項族所建。最盛時據有今寧夏及陜、甘、青、內蒙部分地區,和江國、金國先后成為與宋代相鼎峙的政權。李繼遷(963-1004? )就是西夏的建立者,銀州〔今陜西榆林南)人,祖先為黨項族酋長拓跋氏,唐太宗賜姓李,宋初任都知蕃落使。982年,其兄李繼捧率眾歸宋,他不從,抗宋自立。從此,在宋遼之間時叛時降。宋太宗曾賜其姓名趙保吉,命為定難軍(夏州,今陜西橫山西)節度使,遼國也曾封他為夏國王。1003年(宋真宗咸平六年)十一月,他在進攻西涼府(甘肅武威)時中箭,次年(宋真宗景德元年)正月二日因箭傷死在靈州(寧夏靈武),謐號夏太祖。
誰是李繼遷的繼承人,《遼史》與《宋史》各持一說,今人署喲中也有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李繼遷、李德明(979一 1031)、李元昊(1003-1048)在西夏歷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應該搞清楚。《遼史》、<宋史》都是元順帝時在中書左盡相(職同宰相)脫脫等人主持下編撰的,究竟哪種說法正確呢?
一種以《遼史》為據的李德昭之說。《遼史·圣宗本紀》卷十四記載統和二十一年(1003)正月,“西平王李繼遷亮其子德昭遣使來告卜二卜二年秋七月。‘遣使封夏國李德昭為西平王”。(《遼史·興宗本紀》卷十八)也說:興宗景福元年(1031) “以興平公主下嫁夏國李德昭之子元昊,以元昊為夏國公、附馬都尉”。此外,《遼史·西夏傳》卷十五、《遼史·圣宗本紀》卷十五、清李有棠(遼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五等書亦有同樣記載今人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 冊第3章也說是李德昭
有的學者認為,此說的依據似乎不很充分。在《江史》中本身前后說法就有矛盾。《遼史·西夏傳》本文首段就記載:西夏“至李繼遷始大,·t二子德明,曉佛法,通法律。但《遼史·西夏卷傳》十五中又說:統和十八年(1000),授繼遷子德明朔方軍節度使。·一二十一年繼遷龔其子德昭遣使來告。” 二十二年七月,“封德昭為西平王。·…二十八年封德昭為夏國王。··興宗即位(1031)李德昭瑰,冊其子夏國公元昊為王”。在同一書中,李德昭之名出現在李德明之名之后,他們的情況又基本一致,而且據史籍記載,李繼遷只一子,據此,德昭與德明似是一人。但何以前后矛盾,有的學者認為,《遼史》系雜抄諸書而成,疏略錯誤之處頗多,如把德明的 “明”筆誤成“昭”,就是一實例。另據清人李有棠在其編輯的《遼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五中的一段“考異說,蛋遼史》之所以把德明寫作德昭,是因為避諱而改的。
另一種以《宋史》為據的李德明之說。侏史·夏國傳》卷四八五i2載:咸平六年春,李繼遷于景德元年(1004)正月二日卒,··子德明立,·德明小字阿移。”宋真宗授德明為 “定難軍節度使,】一西平王,·時了亦遣使冊德明為大夏國王。二德明娶三姓,衛慕氏生元昊”。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第6冊第4章又說是李德明
持此說者認為,根據考證宋人的著作,李德明之說似是正確的。李杰套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一I一六、曾鞏《隆平集》卷二十、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五、司馬光《稽古錄》等叁作,以及《宋會要輯稿》、《宋大詔令集》等重要歷史文獻資料,都記載李德明是李繼遷的嗣續人。與此相反,在這些大量的材料中甚至與李繼遷有直接關系的人中連李德昭其名都2s有。同時,這一結論也早為后代學者所接受,明清兩代有關西夏的論著,以及近人九乎全部著作和論文,都沿襲(宋史》的李德明之說。一此外,還可以從以上著作的作者,以及文獻資料的情況,加以論證。李壽系南宋史學家,其活動年代正當西夏后期,他的著作用材嚴謹,精于考證。曾鞏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史館修撰。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學家,學問淵博,注重調查研究,著書立說嚴謹,其《夢溪筆談》中,有關自然科學和歷史資料部分,數量最多,價值也最高。他曾在陜西為官,與西夏為鄰,并與其有過交往。至于司馬光更是史學界之泰斗。曾鞏、沈括和司馬光與西夏李元昊是同時代人,以他們所處的地位,所從事的職業,他們對李元昊之先輩,西夏的莫基者,當然是很清楚的。《宋會要輯稿》不僅是兩宋典章制度的淵海,而且史料價值也很高。<宋大調令集》系收錄北宋各朝頒布的詔令,更是原始材料。
以上兩種說法各有依據,究竟哪個正確,還需學者繼續研究考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