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19:46:59 下載試卷 標簽:自我介紹 閱讀 課件 學習方法 填報指導
教學準備
1、出示教過的生字。
2、學生開火車認讀,并且進行組詞練習。
開火車讀字組詞
及時的鞏固復習學過的知識。
媒體輔助,讀懂課文
1、第一自然段。
、胖该x,想一想,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播放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認識“蠶卵”,直接感受“蠶卵里鉆出蠶姑娘”的情景。
⑶讀后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蠶是在春天從蠶卵里鉆出來的。
2、第二~五自然段。
、耪n件出示各階段照片,生動形象地演示蠶的生長過程及形態變化。
⑵討論蠶的形態變化及生長過程。
交流:又黑又小又黃又瘦
有白又嫩一天天發亮
吃睡蛻醒
、亲杂勺x課文二、三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中哪些語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俪鍪颈容^。
、谠僮x,想想第三自然段中為什么不用“就”用“又”。
、埤R讀這兩個自然段,把蠶姑娘的這種變化過程記在腦子里
⑷比較四、五自然段的異同,并仔細觀察蠶姑娘“發胖--發亮”的變化。
⑸誰能不看書,把四、五自然段蠶姑娘的變化說一說?
指名讀
認識蠶卵
看課件展示
討論蠶的形態
交流
自由讀,進行比較
再讀課文
齊讀
觀察
說一說蠶姑娘的變化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方法很重要,尤其是這種構段相似課文。遇到同類課文,學生能舉一反三,游刃有余,怎不是老師教得得法呢?
文章的語言、多媒體中的畫面和錄像一旦能滲入學生腦海,實現“電影”重現,不僅有助理解內容,而且有助記憶內容。
⑹連讀二~五自然段,把蠶姑娘的四次變化在腦子里想一想。
3、第六~七自然段。
⑴過渡:蠶從誰到醒的一段時間里,不吃也不動,叫“眠”,F在它們經過四次蠶眠,又將怎么變?
、浦该x第六、七自然段,播放錄像。
、前涯憧吹降淖兓米约旱脑捳f一說。(吐絲結繭)
、雀髯赃呑x這兩個自然段,邊在腦中重現蠶吐絲結繭的過程。
、升R讀。
3、回憶課文內容和圖片錄像,完成填空:
從里鉆出來的又
又的蠶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又;第二次變得又又;第三次變得又又;第四次身體一天天。它爬到上,吐出來,結出,最后變成了姑娘。
想一想
指名讀
說一說
自讀
完成填空
對課文內容的梳理與回歸,能使學生對課文的把握更具整體性,思維也能得到鍛煉。
表演體驗,讀好課文
4、文中一次次變化的蠶姑娘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5、你們能用朗讀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愛的蠶姑娘嗎?
、帕诵〗M每人挑選二~七自然段中一個段落,進行朗讀表演的練習。
、菩〗M競賽。師生共同評議。
⑶挑選表現最好的六位學生合作表演。
⑷人人都是可愛的蠶姑娘,齊讀齊演。
談印象
朗讀練習
朗讀表演
小組競賽
合作表演
齊讀齊演
自己一下子轉變為文中惹人喜愛的蠶姑娘,孩子們的心與蠶走得更近。孩子們釋放身心、舞動手腳,蠶姑娘那一次次生長的變化、形態的變化仿佛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歡喜之情充盈于朗讀中,成長的快感宣泄于表演中。
運用語言扮演角色
你還能用好文中的知識創造性地向大家作“自我介紹”嗎?
自我介紹
這是更高層次的要求,把文本視作學生可以信手拈來的拐棍,可以創造性加工的半成品。學活教材,就在于此。
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必做題:
1、比較句子,把它合并成一句長句子。
、判Q姑娘脫下舊衣裳。
蠶姑娘換上新衣裳。
、菩Q姑娘吐出絲兒來。
蠶姑娘要蓋新的房。
2、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選做題:
1、上網搜索,了解更多的有關蠶的知識。
比較句子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搜集資料
信息時代,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嶄新的廣闊天地。去網上資料庫游一游,風光無限好,讓人感覺如跳出井底的青蛙,眼前豁亮。
第三課時:
完成《練習與測試》
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