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克日記(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2 15:10:17

1945年,幸存的奧托·弗蘭克回到解放了的阿姆斯特丹,他的助手把安妮的日記交給了他。奧托讀著女兒的日記,不禁老淚縱橫。女兒的音容笑貌清楚地浮現在他的腦海里。過去,他太忽視她了,日記就放在他的公文包里,他卻從沒想到去讀讀它,沒想到去理解女兒豐富復雜而純潔無瑕的內心世界。如今卻是物在人亡!他讀了一遍又一遍,后來忍不住抄了一些給母親和一位密友。沒想到這位密友把它推薦給了一位現代史教授。
教授立即意識到了它的價值,在報上撰文推薦和評論它。在朋友們的催促下,也依照安妮本人的遺愿——她在日記中表示了希望有機會出版日記的愿望,在朋友的幫助下,題名為《附屬樓——安妮·弗蘭克日記》終于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不久,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版也相繼出版。各國讀者反響熱烈,人們給奧托寫來了信,寄來各種各樣的小禮品,在安妮生日時送來許多鮮花。
奧托不得不歇業在家,專門處理各地來信。這些信中,有的對奧托表示同情與慰問,有的對安妮不幸早逝表示悲傷,更多的人表示了他們對納粹分子和法西斯主義者制造種族迫害,造成像安妮這樣的小姑娘芳華早謝的憤怒與譴責。最引人注目的反應來自德國。德國是制造這場人類悲劇的罪魁禍首,戰后幾年中,德國政府試圖教育國民認識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罪惡本質,卻總是收效甚微。
然而,這次,安妮的日記卻使他們大大震動了,他們從中看到了自己過去所犯下的罪行。當根據安妮的日記改編的劇本《安妮·弗蘭克》在德國眾多城市上演后,德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與反省之中。
一位評論家說:“《安妮·弗蘭克》一劇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它使觀眾理解了歷史。我們觀看這出戲就像觀看一份用最謙卑而可憐的措辭寫的控訴書,控訴那些人喪失人性。沒有人因我們是德國人而譴責我們,我們自己譴責自己。”一位過去的納粹黨員來信說:“我曾是一個忠實的納粹黨員,但直到那天夜里看這出戲前一直不知道納粹意味著什么。”安妮被埋葬在貝爾森集中營的萬人坑。
這里每天都有人前來舉行悼念活動。一位17歲的中學生的話代表了所有人的思想和感情:“安妮如此可悲地結束她的生命時,年齡比我們都小。
她之所以死去,是因為有人決定滅絕她的種族。決不能讓我們的人民中再出現這種非人道的仇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