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
來源:網絡 2009-06-20 10:34:52

緣木求魚是比喻方向、方法錯誤,不可能達到目的,勞而無功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齊宣王想通過發動戰爭來擴張領土,樹立威信,使自己稱霸于天下。孟子就去見齊宣王,對齊宣王說:“聽說你想用戰爭征服天下,這是絕對辦不到的。你想使天下對都歸順自己,就必須先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國家,施行仁政,使天下的官員、農人、商人,甚至旅行者都愿意到你這兒來。如果用武力去征服,就好比是‘緣木求魚’,是根本達不到目的的。”
在這里,孟子以一個高超的心理分析家的水平,道出了齊宣王心中之所想,然后予以斷然否定。告訴他這簡直就是緣木求魚。
孟子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齊宣王的方向錯了,不能達到目的,不僅如此,更可怕的是可能帶來相反的、更加嚴重的后果。緣木求魚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緣”在這里是沿著、順著的意思,“木”指的是樹木;“緣木求魚”就是沿著樹木爬上去找魚。樹上怎么會有魚呢?所以這個成語就是用來比喻方向錯誤,或違反客觀規律,結果當然無法達到目的。
生活中“緣木求魚”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不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或者說是想走捷徑,結果是用錯方法,選錯方向,導致走了許多彎路,甚至使事情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在一個大沙漠中有一個小村莊,從這里走出沙漠只需要3天,可卻從來沒有人走出去過。科學家在調查之后終于發現,那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為他們不認識北斗星,不能在茫茫的大漠中準確地辨識方向。他們所走的路線實際上不是直線而是一條弧線,因而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后都會回到原地。
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也有這樣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并不是因為沙漠太大以至于我們根本無法走出去,而是因為我們沒有選對方向。做事之前,如果方向錯了,行動起來自然就會偏離目標,也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有的企業效益不好,不考慮如何從自身找出問題所在,如何改革,如何引進人才,如何拓寬產品的銷路,卻把心思放在如何偷稅漏稅、制假造偽上面。結果企業本身效益沒有得到提高,還觸犯了國家法律,不僅要付出高額罰款,企業的信譽也一落千丈。
有的女孩,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完美身材,不是加強鍛煉,合理調整飲食,而是不健康地節食。結果人是瘦了點,但付出的代價太高,身體健康收到傷害,抵抗力下降,精神不振,面黃肌瘦……
緣木求魚的道理并不深奧,一說就懂,甚至不言而喻。解決的辦法也不難,只要理性地從大局、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就可以避免。可是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稍微不注意就爬上樹去了而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當人家問他干什么時,他還會理直氣壯地高聲回答:讓我們捉魚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