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成語典故 > 正文

不恥下問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6-19 16:24:32

智能內容

  春秋時代的孔子,名丘,使儒家學派的創始者。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遵奉他為天生的最有學問的“圣人”。但是他自己卻認為:“余非生而知之者(我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論語?八佾》載: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問:‘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知禮也。'”

  太廟,是國君的祖廟。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誰說‘鄒人之子,懂得禮儀?來到太廟,什么事都要問。'”(鄒,當時縣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十里西鄒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過鄒縣的縣官,所以當時有人管孔子叫“鄒人之子”,意即鄒縣縣官的兒子。)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答道:“我對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一個名叫孔圉的大夫,死后諡文,所以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對于這件事情,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文子憑什么被稱為‘文'呢)?”孔子答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為之‘文'也。”

  這是《論語?公冶長》中所載的原文。孔子說的是:孔圉聰敏而勤學,肯向地位在他之下的人求教而不以為恥,所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成語“不恥下問”,就是從孔子的這句話兒來的。現在我們形容謙虛、好學、眼睛向下、真心誠意向群眾提問請教,這就叫“不恥下問”。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明水县| 兖州市| 汉寿县| 木里| 宁远县| 拉萨市| 嵩明县| 亳州市| 镇赉县| 铁岭县| 四子王旗| 临沭县| 永修县| 湟中县| 江油市| 奉贤区| 永宁县| 增城市| 上林县| 宁陕县| 庄浪县| 嘉黎县| 金塔县| 上栗县| 遂溪县| 来凤县| 南华县| 西宁市| 苗栗市| 庆元县| 施秉县| 六安市| 星子县| 普宁市| 海淀区| 资兴市| 四川省| 察哈| 宜黄县|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