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國學文化 > 正文

國學大師——范子燁

來源:國學 2009-06-18 22:49:13

智能內容

  范子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

  1964年5月生于黑龍江省嫩江縣。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1994),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碩士(1988),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學士(1985)。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文學與文化,尤其偏重于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之研究。

  電郵:fanziye1964@sina.com,     ziyefan1964@sina.com,     fanzy@cass.org.cn

  電話:010—85195462(每周二上午適用)

  通訊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五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郵編:100732

  訪學活動

  2001年7月—2002年5月,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亞非語言文學系高級訪問學者

  1999年9月—2000年12月,北京大學中文系高級訪問學者

  講學活動

  1.演講題目:《中國中古時代的嘯音》,2002年4月8日,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系

  2.演講題目:《中國中古時代的嘯音》,2001年12月7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系

  3.演講題目:《中國中古時代的嘯音》,2002年12月12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東系

  4.演講題目:《中古時期江南之“汝語”釋證——以陶淵明〈止酒〉詩為中心》,

  2006年11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室

  獲獎情況

  1.《魏晉之賦首——成公綏考論》(學術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第一屆勤英文學獎青年學術獎,2007年11月24日

  2.“美國現代漢學與中國中古文化”(研究項目),國家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會:第七屆青年教師基金,2000年12月7日

  科研項目

  1.《嘯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社科基金,2007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

  2.《〈世說新語〉之文獻學研究》(重點引進人才資助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科研啟動基金,2007年8月14日—2009年6月30日

  出版著作

  2004

  《〈世說新語精粹〉解讀》,編著,146千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版

  2001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專著,頁1—573,430千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8

  《〈世說新語〉研究》,專著,頁1—337,260千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六朝作家年譜輯要》,主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劉躍進博士合作,頁1—987,740千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發表論文

  2008

  1.《司馬遷遭受宮刑原因新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2008年第1期

  2.《何遜與陶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2008年第2期

  2007

  1.《論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為新鄉晉孫登嘯臺而作》(下),河南·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第1期,20千字

  2.《何以“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從陶淵明〈詠貧士〉詩之七看江東孫氏與黃氏的交誼》,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第7期,7千字

  3.《六朝“江南體”詩歌釋證》,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第4輯,40千字,第93—126頁

  2006

  1.《〈昭明文選〉邵氏批語迻錄稿》,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第1期,30千字

  2.《瑯耶王伯輿,終當為情死——〈世說新語·任誕〉“王長史登茅山”條釋讀》,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第3期,7千字

  3.《論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為新鄉晉孫登嘯臺而作》(上),河南·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千字

  2005

  1.《論“簡”——中古時代的一種審美觀念》,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1期轉載

  2.《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關于中國古代音樂與詩歌之關系的一項研究》,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學術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50千字

  2004

  1.《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史研究——以電子全文檢索版〈四庫全書〉為中心》,南京:《東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9千字

  2.《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站掃描》,復旦大學:《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260—279頁,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2月版,15千字

  3.《〈洛陽伽藍記〉考論》,《北朝史研究》,第288—302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第1版,20千字

  4.《慕陶情與偽陶詩——以李白〈尋陽紫極宮感秋作〉為中心》,北京:《文史知識》,第12期,6千字

  2003

  1.《中古時代人物的美——中國魏晉世人的容止觀》,北京:《人民政協報》,2003年1月21日,B3版,《文化周刊·學術家園》,7千字

  2.《〈永樂大典〉殘卷中的〈世說新語〉佚文》,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第2期,12千字

  3.《魏晉之賦首——成公綏考論》,北京大學國學院:《國學研究》,第11卷,40千字

  2002

  1.《〈世說新語〉法譯本審查報告》(學術譯文,美國馬瑞志教授原著),北京:《讀書》,2002年第4期,9千字

  2.《雅量:能藏能斂,情感深蘊——談中古士人的文化品格之一》,北京:《人民政協報》,2002年7月23日,B3版,《文化周刊·學術家園》,2千字

  3.《雅量:直面生死和情懷真率——中古士人文化品格之三》,北京:《人民政協報》,2002年8月20日,B3版,《文化周刊·學術家園》,2千字

  4.《從黃金到土泥:中古時代的清談與俊辯》,南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論文集》,頁211—221,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20千字。

  5.《從黃金到土泥:清談的歷史還原——中國中古清談文化系列研究之一》,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集》,第19號,頁526—563,漢城,2002年2月版,60千字。

  6.《從黃金到土泥:清談與中古辯風——中國中古清談文化系列研究之二》,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集》,第20號,頁421—450,漢城,2002年6月版,60千字。

  7.《從黃金到土泥:清談中的玄學內容和言語游戲——中國中古清談文化系列研究之三》,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集》,第21號,頁485—512,漢城,2002年10月版,30千字。

  2001

  1.《“竹林七賢”的遠源與近源》,北京·中華書局:《書品》,2001年第4期,1千字

  2.《說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2001年第17、18期合刊,22千字

  2000

  1.《林下風氣:〈世說新語〉塑造的魏晉新女性》,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6千字

  2.《淺議〈華夏文庫〉的文獻與程序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古文獻資料庫通訊》,總第7期,3千字

  3.《“手談”與“坐隱”:魏晉南北朝的圍棋風尚》,北京:《文史知識》,第5期,9千字

  4.《說“雅量”——中古士人的一種文化品格》,《霍松林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第947—962頁,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9千字。

  1999

  1.《“芝蘭玉樹”:〈世說新語〉中的男孩群像》,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4千字

  2.《自由與脫俗:阮籍和嵇康的神仙意識》,哈爾濱:《求是學刊》,第3期,7千字

  3.《論阮籍善嘯》,哈爾濱:《北方論叢》,第2期,9千字

  4.《論〈世說新語〉語言的時代和審美特征》,哈爾濱:《學術交流》,第2期,12千字

  5.《“六朝古卷”:唐寫本〈世說新書〉殘卷揭秘》,北京:《文獻》,第2期,4千字

  1998

  1.《極數的輝煌:中古文學的品位觀念》,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6期,8千字

  2.《〈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征與中古佛學》,北京:《文學遺產》,第6期,12千字

  3.《“小說書袋子”:〈世說新語〉的用典藝術》,哈爾濱:《求是學刊》,第5期,7千字

  4.《馬瑞志的英文譯注本〈世說新語〉》,北京:《文獻》,第3期,16千字(又載《文學遺產》編輯部編:《百年學科沉思錄》,第501—521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5.《麈尾的功能與源流略說》,南京:《東南文化》,增刊,第2期,4千字

  1997

  1.《金代文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大陸學人薛瑞兆、郭明志合編〈全金詩〉簡介》,香港:《香港文匯報?副刊》,6月15日副刊,1千字

  2.《賈氏譜學與〈郭子注〉》,哈爾濱:《學術交流》,第5期,7千字

  3.《論“嘯”——絕響的中國雅樂》,哈爾濱:《求是學刊》,第4期,7千字

  4.《論異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賢”的意蘊與背景》,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2期,9千字

  1996

  1.《〈洛陽伽藍記〉的體例淵源及其與名僧“格義”的關系》,哈爾濱:《北方論叢》,第5期,7千字

  2.《永恒的悲美:中古時代的挽歌與挽歌詩》,哈爾濱:《求是學刊》,第2期,7千字

  3.《〈世說新語〉的世界》,英語譯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東亞系Richard B.Mather教授原著,哈爾濱:《學術交流》,第1期,15千字

  1995

  1.《“嘯”:東方古國的口哨音樂》,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總第12期,12千字

  2.《“清談”考釋》,哈爾濱:《北方論叢》,第6期,8千字

  3.《論中國古代的“九品文化”》,哈爾濱:《求是學刊》,第4期,7千字

  4.《〈世說新語〉研究》,北京:《文獻》,第4期,16千字

  5.《〈世說新語·文學〉“劉真長與殷淵源談”條辨釋》,長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6千字

  6.《〈世說新語〉新探》,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4期,9千字

  7.《論楊衒之及其〈洛陽伽藍記〉的創作主旨》,齊齊哈爾:《齊師院學報》,第3期,8千字

  8.《晉人吟詩與“洛生詠”》,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4千字

  9.《阮籍事跡新考》,哈爾濱:《學術交流》,第1期,8千字

  1994

  1.《評楊勇〈洛陽伽藍記校箋〉》,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第4期,5千字

  2.《楊衒之姓氏家世小考》,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第4期,1千字

  3.《嵇康鍛鐵與服散養生》,西安:《陜西師大學報》,第3期,9千字

  4.《華陰史氏藏本〈荀子〉敘錄》,哈爾濱:《北方論叢》,第3期,2千字

  5.《論“自然之至音”——“嘯”》,哈爾濱:《求是學刊》,第3期,9千字

  在國內、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的學術論文

  2007

  1.Richard B.Mather:《世說新語》的世界(學術譯文),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小說史學術研討會,南開大學明珠園賓館,2007年6月26—29日

  2.《論“汝語”——一位亡國之君的謔詩——對〈世說新語〉“爾汝歌”的還原闡釋》,南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漢語與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南開大學明珠園賓館,2007年6月19日—21日

  3.《〈樂府詩集〉三題》,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樂府與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市政府寬溝招待所,2007年8月21—24日

  4.《陶淵明的宗教信仰及其與廬山佛教的關系問題》,香港大學文學院:“東西方文化國家學術研討會”,香港華美達酒店,2007年10月5—7日

  5.《〈樂府詩集〉三題》,西北大學文學院、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秦出版社:“中國語言文獻暨文學文獻學高端論壇”論文,西安高新商務酒店,2007年11月23-26

  日

  6.《詩人的騁望與還鄉:對陶淵明〈飲酒〉其五的還原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史寫作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19—21日,北京友誼賓館

  2006

  1.《論〈文心雕龍〉的陶淵明“缺位現象”》,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2006《文心雕龍》研究與當代文藝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大廈嘉柏酒店,2006年12月15—16日

  2.《六朝“江南體”詩歌釋證》,北京大學中文系:“中日學者六朝文學學術研討會”,北京郵電療養院賓館,2006年12月6—8日

  2005

  1.《〈昭明文選〉浙東邵氏批語迻錄稿》,中國《文選》學會、河南科技學院中文系: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11—14日,河南省新鄉市河南科技學院學術交流中心

  2.《李白“嘯詩”的文化闡釋》,中國李白研究會、新疆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學院: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6月30—7月9日,烏魯木齊市昆侖賓館

  2004

  1.《古籍電子化與傳統語言學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第四屆中古漢語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師范大學南山專家樓,10月19—22日

  2.《慕陶情與偽陶詩——說李白〈尋陽紫極宮感秋作〉與傳世陶集〈問來使〉詩的關系》,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華東飯店,8月16—19日;新疆師范大學、《文學遺產》編輯部:《文學遺產》西部論壇學術研討會,8月20日—30日

  3.《論“簡”——中古士人的一種審美觀念》,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中國中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嶺南飯店,8月18日—21日

  2003

  1.《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關于中國古代音樂與詩歌之關系的一項研究》,北京·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紫玉飯店,2003年12月—13日

  2.《〈永樂大典〉殘卷中的〈世說新語〉佚文與宋人批注》,南京大學:“文史結合的現代意義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南京,南京大學·西苑賓館,2003年9月17—18日

  3.《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站掃描》,陜西師范大學:“第四屆全國古代文學博士點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西安,安泰酒店,2003年10月16—19日

  2002

  1.《魏晉之賦首??成公綏考論》,中國《文選》學會:第五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江蘇省鎮江市一泉賓館,2002年10月22—25日

  2.《中國中古時代的嘯音》(英文),美國亞洲學會第53屆年會,2002年4月4—7日,美國·華盛頓,馬里奧特賓館

  2001

  《洛陽伽藍記考論》,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大同市人民政府:“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七屆年會”,2001年8月8—12日,中國·山西·大同·金三環大酒店

  2000

  1.《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站掃描》,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上海,天益賓館,2000年4月22—25日

  2.《從黃金到土泥:中古時代的清談與俊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天津·南開大學·愛大賓館,2000年7月29日—31日

  1998

  1.《說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南京博物院:“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年會”,9月7日—10日,中國南京,西康賓館

  2.《〈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征與中古佛學》,杭州大學:“古漢語與古文獻國際研討會”,4月23—29日,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1997

  《馬瑞志的英文譯注本〈世說新語〉》,黑龍江大學:“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研討會”,8月13—17日,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

  教學檔案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会东县| 青铜峡市| 波密县| 繁峙县| 霍山县| 静宁县| 息烽县| 宝应县| 哈尔滨市| 盐源县| 白沙| 溧水县| 兴国县| 南开区| 南漳县| 东乌| 宣汉县| 张家口市| 印江| 宕昌县| 滦南县| 南城县| 卢氏县| 体育| 邢台县| 岑巩县| 荣昌县| 黄陵县| 扎囊县| 石泉县| 无为县| 武山县| 湾仔区| 东方市| 谢通门县| 河曲县| 历史| 固安县| 拜泉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