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學
來源:網絡 2009-06-17 20:52:18

戰役學,是研究戰役規律和戰役指導規律的學科,是系統化的戰役知識體系,分為合同戰役學和海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等軍種戰役學。戰役學的基本任務是研究和揭示戰役規律和戰役指導規律,用于指導戰役實踐,為奪取戰役的勝利服務。戰役學的研究對象是戰役,主要研究戰役的本質、特點和規律,戰役的產生和發展,戰役準備和實施的方法等。其基本原則有: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知彼知己,主觀指導符合客觀實際;靈活機動,奪取和保持主動權;迅速、周密而充分的作戰準備;集中兵力,將敵各個殲滅;出敵不意,出奇制勝;統一指揮,密切協同;發揮人的精神力量;適時、全面的保障;等等。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軍事家撰寫的兵書,如最著名的《孫子兵法》,其中就包含了許多適用于戰役的指導規律。在外國,較早論述作戰理論的著作是公元前 4世紀左右古希臘色諾芬的《遠征記》。
在長期的戰爭實踐和作戰經驗積累中,作戰理論得到不斷充實和發展。19世紀上半葉,普魯士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瑞士若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具有代表性,較系統地闡述了作戰指導問題。進入 20世紀后,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更新,戰役實踐和理論得到進一步發展。20年代末,蘇軍把戰役學正式確定為軍事學術中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制定了大縱深戰役理論。1982年,美軍也把戰役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在對戰役理論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頒布了《作戰綱要》,制定了空地一體戰理論。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學是在長期革命戰爭的戰役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無產階級軍事家們,應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的戰役理論知識,深入研究,揭示了人民戰爭的戰役規律及其指導規律,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保衛祖國邊疆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以劣勢裝備打敗優勢裝備之敵的戰役學理論。和平建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根據戰爭和軍事領域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現代戰役的新特點,不斷增加戰役學理論的新內容,先后出版了多種戰役學專著,使自己的戰役學理論保持了系統性、完整性和先進性。戰役學是軍事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戰略學、戰術學共同組成軍事學術的主導部分。
戰役學與軍事科學的其他學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戰役學對戰略學和戰術學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受戰略學理論的指導,并以理論成果對戰略學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對戰術學理論起指導作用,并受戰術學理論一定程度的影響;促進軍隊指揮學、軍制學、軍隊后勤學、軍事運籌學、軍隊訓練學等學科的發展,并吸收諸學科的理論成果,促進自身的發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