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
來源:網絡 2009-06-17 17:34:22

以火炮、火箭炮和戰役戰術導彈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的兵種。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火力突擊。主要用于支援、掩護步兵和裝甲兵的戰斗行動,并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斗。炮兵在歷史上有“戰爭之神”的稱號。
炮兵按隸屬關系,分為隊屬炮兵和預備炮兵;按運動方式,分為摩托化炮兵(機械化炮兵)和騾馬炮兵;按裝備戰斗性能,分為榴彈炮兵、加農炮兵、山地炮兵、火箭炮兵、迫擊炮兵、反坦克炮兵和地地戰役戰術導彈部隊。隊屬炮兵指集團軍以下各級合成軍隊建制內的炮兵,英、美、法等國家稱“野戰炮兵”。預備炮兵是隸屬于統帥部或軍區(方面軍)建制的炮兵,有的國家稱“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炮兵”。摩托化炮兵是指火炮及其配套裝備用自身的動力,或用汽車、履帶車輛牽引和裝載而進行運動的炮兵。騾馬炮兵是指火炮、儀器等裝備由騾馬挽曳或馱載進行運動的炮兵。山地炮兵是以輕型加農炮、榴彈炮和迫擊炮為主要裝備,用于在山地和難以通行的大起伏地作戰的炮兵。反坦克炮兵是以反坦克武器為基本裝備,以擊毀敵坦克和裝甲車輛為基本任務的炮兵,亦稱反坦克殲擊炮兵、防坦克炮兵等。地地戰役戰術導彈部隊是以地地戰術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地空導彈為基本裝備,在戰術范圍內以火力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和掩護地面部隊對空安全的部隊。
炮兵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遠在明代永樂年間(1403年一1424年),京軍中就有相當規模的主要使用火炮的戰斗部隊,當時叫做“神機營”。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與軍隊同時誕生,八一南昌起義就有炮兵營,紅四軍編有炮兵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炮兵在合成軍隊中的比重得到加強,國產的自行火箭炮、自行榴彈炮、自行加農炮利用本身的動力,極大地提高了炮兵作戰的機動能力。各種高炮和各種類型的防空導彈,形成了高炮與導彈相結合的防空武器系統,從高空、中空、低空到超低空都布下了層層火網,大大提高了我軍的防空保障能力。5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研制、裝備新式炮兵武器,從而出現了反應更快、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威力更大、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新型炮兵部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